对于东桥,你的记忆是什么?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东桥不同角度的历史 仿佛带我们走进“时光机” 看它们能否勾起你的回忆? 一切的一切 还要从一个美丽的传说开始
/西桥村范蠡桥/ 公元前491年,越国大夫范蠡献兴越灭吴九术,用西施设美人计,功成身退后携西施远走江湖,出苏州齐门乘舟入太湖,路过一座小石桥时,在桥堍居住,留下了“范蠡经商”的传说,后人称此桥为范蠡桥。
风吹芦苇动
在这个被称作西桥的乡间村落
清晨叽喳的啼叫声
打破了它的宁静
/ 笠帽亭 / 在西桥村出入口处的小广场上有一座笠帽亭,这里是西桥村的群众议事点,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点。 驻足大寨河边 微风轻拂脸颊 望着眼前的碧水悠悠 聆听岁月消逝的声音 /大寨河 / 1976年12月,东桥公社自筹资金,组织全社9300名民工,开挖大寨河,翌年12月全部完工,这条南北向的“水上便道”是老一辈东桥人艰苦奋斗岁月的见证。 乘着34路公交车踏上了旅程 看着两边熟悉的景色划过 心里陷入了对东桥的回忆 / 东桥第一条公交:34路公交车 /
2003年7月8日,苏州市公交公司开设东桥至苏州石路的34路公交车,城市的便利向小镇蔓延。34路公交车刚刚通车的时候,东桥人基本每家都坐过去石路游玩。
时光荏苒,如今34路公交仍在坚守着它的使命。私家车的普及,让它不再似从前那般受到青睐,但作为东桥人民曾经的“出行担当”,它所给予的东桥记忆,将永远印刻在东桥人心中。
热闹的市场接纳储藏了
多少的家长里短
琐碎零星和前尘往事 / 东桥农贸市场 /
东桥农贸市场自1992年建成以来,以丰富的商品、亲民的价格,深受东桥及周边乡镇居民的喜爱。2017年东桥农贸市场经历了最新一次的改造,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布局更合理,摊位更整齐,商品更丰富,同时还设置了公秤处,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复磅服务,更加重视食品安全,积极做好农产品检测。
这里是小镇的“胃”,是生活的浓缩,这里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每一个东桥人对这里的感情,都交织着对市井乡愁和对平实生活的热爱。
犹如东桥的脉搏
代代相承
虽饱经风霜
却留着岁月静好的模样
/ 东桥老手艺之裁缝铺 /
穿行于小镇之中
常忘记今夕何夕
岁月的脚步轻轻
铭刻的印迹重重
/东桥米厂 /
1958年,东桥米厂由私转公。每到金秋十月,稻米收获的季节 ,轧米厂里机器声隆隆作响,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晒干储存的稻谷被挑到轧米厂,通过机械加工、人力摇动风斗,金灿灿的稻子变成千家万户灶台上蒸煮的白米饭。
/东桥卫生院旧址 /
1984年,吴县卫生局和东桥公社各拨10万元,在东新东路新建卫生院大楼,完善科室设置、增设病床、增加医务人员,自此,东桥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东桥粮仓(新) 东桥粮仓(旧)
东桥粮仓始建于1958年,最早是利用原杨树园周景荣米厂房屋和东桥北堍原观音堂房屋改建而成,之后历经多次扩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殷实的粮仓便是最好的见证。
小镇的记忆里有个学校
那里藏着东桥人一整个童年的回忆与梦想 / 东桥小学 / 东桥小学,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公立东桥初等小学堂,期间,几经更名,1992年迁至现址。1998年各村办学校相继并入中心小学,九曲桥上嬉戏、紫藤架下看书,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言之不尽的流连
路边古朴的小店
欲盛情招待一番
带着烟火凡尘的暖
/东桥糕团 /
过年的时候东桥的家家户户都要磨几斗米粉做年糕,灶膛里炉火通红,灶上蒸笼热气腾腾,妇女们忙着揉面,男人们忙着打实压平年糕,笑声绕梁,充斥着记忆里年的味道。撒上桂花、盖上红印,清香软糯,怎能让人不爱。除了自己吃,还会馈赠亲友。
记忆里东桥的灵魂是生动的
内心的火热,支撑着前进的每一步
渐渐的
都市的我们开始怀念以前的小镇生活
惦念着的小镇屋顶阳光
让每天奔波的脚步变得轻快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