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半月谈》2021年第7期
刊发《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一文
深入解读了相城区北桥街道
如何以文化自信重塑乡村振兴之魂
此外 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媒体 也先后对北桥的文化事业发展 做了专题报道 并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 受各大权威媒体频频观注 北桥的文化魅力到底何在 且听小桥慢慢道来
作为全国首个乡镇级 “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 近年来,北桥街道始终 精耕“情韵戏乡”文化品牌 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注入北桥活力,扛起北桥担当 复活古老的乡土文化遗产 开口船拳是北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端于春秋,盛行于明清,是江南水乡群众独特的健身和表演形式。随着时代变迁,船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09年,北桥街道重启开口船拳挖掘工作。当时,街道走访了10多名老拳师,召集他们组成一支开口船拳队,通过口述和演练等形式修复拳谱,复活了这门古老的文化遗产。同时开辟了北桥船拳馆、新北船拳馆等传承基地,将展示、学习和演武融于一体,努力让这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保护和传承下去。
一招一式配合吴侬软语的江南小调,北桥开口船拳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如今,船拳队已发展至第三代,共有拳师20多名,平均年龄50岁上下。
让人欣慰的是,北桥开口船拳走进校园,培育了100多名小拳师,船拳传承后继有人。
除开口船拳外,北桥还加大了对核雕、周氏中医、糕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修复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戏台,在特色文化传承中倡导文化自信。 评弹娃娃技惊四座
乡村文化复兴,从娃娃抓起。2007年,北桥中心小学成立少儿戏曲培训班,1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戏曲“小苗”。2013年起,北桥街道将评弹教学纳入幼儿园和小学特色教育体系,聘请资深评弹教师李红进行小班化指导,邀请评弹表演艺术家袁小良工作室入驻,开创了低至4岁的幼儿评弹表演先河。 小娃娃们凭借刻苦精神和顽强毅力,演绎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芦花谣》等脍炙人口的评弹曲目。他们10次登上央视舞台,原创作品《牡丹喜迎春风来》在80多个国内外主流音乐平台上线,向世界展示江南风韵。
冶长泾畔,自古名人辈出,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尤侗和滑稽戏大家笑嘻嘻、著名笑星筱声咪,评弹名家郭彬卿、茅雨庵、俞筱云,这些知名的艺术大咖都是北桥的骄傲。如今,“评弹娃娃”与艺术结缘,扛起了传承大旗,用吴侬软语向世界展示江南风情、水乡风韵。
“文化配送”,好戏连台
北桥人爱唱戏,爱听戏,街道就把公益书场建到家门口,让大戏小戏连轴转。近年来,当地建起3家三星级公益性评弹书场、10个特色文化场所、13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室和2个文化广场。
闲暇时,在文化场馆看看书、听听戏、下下棋、跳跳舞,成为北桥人的生活日常。 除硬件设施外,北桥通过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搭建“文化配送”平台,推动文化服务普惠于民,激发戏乡人更饱满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北桥共培育了6支民间戏曲文化团队,编排《珍珠塔》《寻儿记》两台锡剧大戏,创作《幸福计划》《家的守护》等一批文艺精品,年均送戏下乡超百场,惠及群众10多万人次。
北桥的文化品牌活动“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自2007年起连续举办至今,成为在长三角票友群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戏曲赛事。
相城建区20年,北桥开口船拳从濒临失传到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北桥少儿评弹从初出茅庐到登上国内外各大舞台,“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影响力从苏州本地扩大至长三角地区……一次次突破,一项项成就,都更加坚定起北桥走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文化自信。
砥砺奋进“十四五”
北桥街道将以
打造精美“城市后花园”为目标 进一步厚植“戏曲之乡”的文化底蕴
同时融合利用良好的生态本底
绘就一幅特色城镇精美锦绣图
↓↓↓
文化产业谋新局 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生态本底和文化底蕴优势,着力谋划“人文生境、蓝绿门户”美好愿景,构建“一脉四廊,南北组团”空间格局,将北桥全力打造成为长三角生态示范区。 中部生境绿动之脉以“生态+观光”为主线,串联望虞河、冶长泾、中央公园、元和塘四条生态廊道,筑牢生态之城的蓝绿本底。 南部绿色活力枢纽以“生态+文旅”为主线,承载旅游枢纽和生态居住功能。 北部生态创意引擎以“生态+创意”为主线,拓展生态之城发展新内涵,发展文化创意工坊、空间品质设计等延伸产业,打造北桥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事业开新篇 加大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北桥“戏曲之乡”品牌资源,持续举办长三角戏曲·曲艺文化艺术周,打响北桥“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活动向多领域、高层次发展。以“长三角戏曲·曲艺文化活动基地”为载体,充分对接引入长三角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办好“送戏下乡”、全民阅读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对船拳文化、金砖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彰显北桥“江南文化”魅力。
大力培育优秀文化人才。加大对少儿评弹班、少儿戏曲班以及众多民间文艺团队的培育扶持,推动文化服务普惠于民,延续文化自信之根。
古韵今风的文化之花,
定会在北桥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