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船票、一张木板凳,甚至家用的铜盆、筷筒、算盘,这些与大运河有关的老物件,见证了苏州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目前,姑苏区金阊街道办事处联合苏报集团启动的“寻运河记忆 展时代新颜”运河人家老物件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天(5月8日),74岁的华德明老人带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两把百年古锁,也把人们带回到明清时期就已是繁华地的石路和阊门,细数这一地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商贾文化。
走进位于金阊街道中街路社区泰仁里的一间老房子,仅有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堆满了钻床、锯条、锉刀等修锁的工具,仅锉刀就有几十把。而桌子上和柜子里放着的,就是华德明老人收藏多年的古锁。其中,一把由黄铜做的双滴子暗机关锁长9厘米、宽3厘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跟一般的锁有所不同,这把锁需要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开锁的时候,第一把钥匙开两次,接着用第二把钥匙开两次,锁才会打开。“这是以前有钱人家锁箱子用的,箱子里存在贵重物品。”华德明说,普通人家不会用这种锁,而且开锁的步骤也非常讲究。
华德明老人珍藏的第二把古锁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它非常小巧、精致,只有4.2厘米长、2厘米宽,握在手里也看不出来。“这把锁是白铜做的,仿明朝的古锁。”华德明指着锁上的精美花纹说,这是以前大户人家用于锁小盒子的,比如用于锁首饰盒等。据悉,最近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寻访古锁、修复古锁,破解古锁的秘密,修复的古锁达到近千把。“我非常喜欢收藏老物件,在一次逛文庙市场时看中了一把破损的古锁,于是买回家琢磨如何修复,从此与古锁结缘。”
苏州锁具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苏州制造的铜锁就相当有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作铜锁一直享誉全国。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苏州工商业空前繁荣,传统手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阊门一带,得益于运河水系的沟通,水上交通便利,成了热闹的商业街区。包括古锁在内的由苏城制造的大量物品通过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也因此造就了石路、金阊和老阊门等地区的繁华。对此,《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关于金阊等地繁华胜景的描写。
苏工古锁大体可分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等四个大类。据悉,苏工古锁具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精巧绝伦的结构设计和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型寄托着古人的人生哲学和朴实愿景,也凝聚了吴地祖先智慧,是时代技术、地域文化的一个符号。华德明说,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古锁已经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慢慢走远。但作为以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古锁的珍藏价值也将越来越大。
此次征集的老物件或老照片,将有机会获得主办方送出的福利,并参与“运河人家”老物件巡展,其背后的故事将通过《苏州日报》和“引力播”App 展示,讲给更多的人听。(苏报融媒记者 管有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