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苏州市地学会围绕防震减灾将走进中小学举行十余场科普讲座,向学生们普及地震知识和避震常识。今天(5月12日)下午,苏州市地学会理事长曹健为胥江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的五百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地震与防震避险》科普讲座。
什么是地震?苏州有无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讲座一开始,曹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从汶川地震、唐山地震、印尼地震等大地震说起,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地震就是大地震动,就像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曹健解释道,“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但90%以上的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层发生断裂,或者原来已经断裂的地壳岩石层发生错动引起的。”
关于学生们都好奇的问题“苏州是否会发生地震?”曹健说,苏州处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范围,发生小地震是经常的,属于正常的能量释放。近年来,苏州平均每年发生10多次小震,大多数人都感觉不到,也没有破坏性。苏州拥有较为稳定的地震地质条件。曹健还进一步介绍了苏州地震监测和苏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目前,苏州已建成9个微观监测站,51个地震宏观观测台。测震台数达8个,共享长三角周边16个台站数据。另外苏州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由31个强震台站组成的强震台网,可在震后15分钟内确定不同烈度的地震区域范围。
“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地震来了,不能乱跑,要迅速用书包保护好头部,躲在课桌底下。”听完讲座的学生杨施钰说,她不仅了解了地震是怎么发生的,更清楚了地震中要如何保护自己,在家里和在学校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今年防灾减灾日,学校举行了科普讲座和模拟演练,给学生们普及地震和避震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既能提升学生的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们防震避险的基本技能。”胥江中学体卫艺保处主任李晓华说。
“苏州市地学会从2009年防灾减灾日设立那一年开始,便一直坚持以走进中小学、社区举办科普讲座的方式,进行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曹健说,接下来的几周内,苏州地学会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讲座还将陆续走进苏州中学园区校、景范中学、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金阊实验中学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