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既需要“堵”,也需要“疏”。自“331”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昆山淀山湖镇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配套建设、集中整治及宣传教育,推动全镇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树典型,标准引路促规范。淀山湖镇“331”机制办按照农村、物业小区、商业集中区、社会面企业单位等区域类别,参照昆山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多点建桩建棚、安全经济便捷”的原则,截至目前,全镇各村社区、企业单位新建符合团体标准的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点位331处,2021年新增41处。特别是红星村、晟泰村等5个行政村(农村自建房出租房)新增集中电动车充停点位16余处,可满足236辆车停放充电,有效缓解了农村自建房电动车多、散、管理难的问题。
搭平台,牵线搭桥促多方共建。联系引进运营管理体系成熟的第三方充电桩公司供各社区、物业小区、企业等单位参考选择、适度引入,因地制宜选址建设。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管理主体、充电需求、使用人群等特点,鼓励房东业主、物业管理处采取自建、合建等方式建设充电桩,提高充电点覆盖面。
勤排查,推进违停充电整治。对违停公共区域、人车同室、进楼入户的电动车辆保持零容忍高压整治态势,构建“社区支援、部门联动、公安参与”“大兵团作战”模式,集中各社区网格力量,“压茬式”逐个村、社区排查整治,严格按照“教育、整改、暂扣、处罚”四步走的方式,督促相关责任人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累计清理违停充电电动自行车450余辆,坚决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广宣传,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综合运用张贴公告、发放宣传折页、上门告知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电动车消防安全知识,告知附近集中充电点配套建设情况。印制《电动自行车严禁停放》警示宣传标识,在出租屋楼栋口、入户门、“三小”场所等明显位置广泛张贴。依托微信推送、集中培训、电子宣传屏等多媒体宣传载体,宣传电动自行车室内违规充电的安全风险。(苏报融媒记者 朱新国 通讯员 淀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