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7月2日)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为帮助志愿者更好地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苏州今年计划在全市提供免费的“银发族”专项智能培训服务6万人次,目前各市、区相关计划正在逐步落实。
常熟市今天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发放智能教材,60余位志愿者参与培训,常熟市老年大学、专业护理机构等共收到由教育系统组织编撰的专业培训教材1525本、培训视频课件23个。
据苏州市卫健委基层卫生处介绍,苏州全市各老龄机构主要采取社区培训、与教育部门合作推进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执行等三种渠道,助力“银发族”学会使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畅享“智能生活”。
日前,“银发健康快车”项目入选苏州市卫健委“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第一项。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将针对微信聊天、视频通话、便捷就医、网上购物、手机支付、生活缴费、网约车出行等7项老年人常用生活场景,组织开展以智能手机运用为主的培训,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课堂进社区,老人学习热情“暴涨”
6月18日上午,苏州高新区青春社区“e老成长+”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班下课后,79岁的老人方珠梅拉着老师给她开小灶:“老师,微信红包怎么抢更快?”
据介绍,这是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专享课程”,计划将在7月底前开展首批4期培训活动,惠及辖区内150位老人。
教案内不仅包括了微信聊天、健康码申请和挂号就医等基础课程,主办方还计划在后期开设小视频拍摄并上传网络、手机购买火车票等“高阶课程”。
根据相关计划,到今年10月底,类似的课程将在苏州高新区开展68场,培训2400人次。
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课程实行“全免”政策,上课的老人不需要任何费用。该局委托了一家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深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进行授课。讲师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培训经验,要有计算机、电子等行业相关领域知识,还需通过考核,确保对老人有热心、爱心和耐心。应对老年人理解、记忆较差等实际情况,还特别配备了学习视频和PPT等线上资源,供学员课后复习。
“平时子女忙,找他们教,既打扰他们又只能学到皮毛,这次要在班上好好学!”首批学员、66岁的付冬梅阿姨高兴地说。
专业但简单,指导老人正确“触网”
今年初,苏州市老龄协会发布了覆盖全市10万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的《调研结果》。调研显示,苏州市老年人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仅占35.42%,会网上购物、缴费的仅为17.11%。但老年人再学习的愿望强烈,对智能手机/电脑操作的学习需求成为仅次于保健知识、烹饪知识外的第三大需求。
目前,市面上智能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多样,不同的产品型号、操作系统、各App的使用逻辑偏差等因素都加大了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难处。有调查显示,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时,有46.4%的老人觉得步骤繁琐,有54.6%的老人记不住使用方法,其中还有一大半因此产生误操作。
为应对上述需求,常熟市卫健委联合市民政局、教育局共同开发智能培训教材时,特意强调了“专业+简单”。应对不同手机系统,开发者们选择了“扫一扫”等不同操作系统中的共同界面,在实际培训中,志愿者讲师以这些共同点为切入口,引导老人进行前后的连贯操作。“他们只要记得去找那个‘点’,操作就方便多了。”常熟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曹佳说。
老年人习惯看纸质书报,但视力和理解力都普遍下滑。应对这一实情,智能培训教材采用纸质、放大流程化图片的形式编撰。老年人记不住操作方式的时候,既可以翻“说明书”,又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扫描每个章节下的二维码,直接看到动画演示。
学习并用好,提升生活品质“2.0”
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带动老年人生活半径的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已经越过使用微信、视频通话等“1.0”阶段,而是将诉求投向生活缴费、网购、出行等“2.0”需求。
年初苏州市老龄协会的调研中,有34.71%的苏州老年人表示自己曾遭遇网络或电信诈骗。
志愿者讲师陈金荣认为,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提升生活品质,应当包括对网络和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老年人在使用智能网络设备时,比较容易被诱导下载各类非正规App,它们会在后台收集用户数据,向老年人精准推送带有欺骗性质的广告、图文,诱骗老人“中奖”。更有甚至,根据老人特点量身定制“剧本”,步步设套,引诱老人“上钩”。
网络诈骗往往“隔空”发生,老年人一般难以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往往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姑苏区平江街道开展的“银龄数字课堂”在引导老年人玩转“掌上科技”的同时,也关注到网络诈骗的危害。他们计划近期联合苏州市公安局,为老人们讲授智能手机防诈骗课程。
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不少App或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不断迭代更新,“一不留神,我们做的课件、课本就和手机上的实时界面不一致了。”陈金荣建议,软件公司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关注到老年群体信息相对滞后的客观事实,开发老年人“专版”软件或适当放缓运行界面的直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