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阳怡
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二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圆满落幕,苏州市产学研学院在苏州大学揭牌,首届工控中国大会在太湖之畔举行,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顺利竣工……上周,在骄阳似火的七月里,苏州红红火火在“产才融合”“产教融合”等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
绣“双面绣”,绘“天堂景”
拥有2500年建城史的苏州底蕴深厚、区位突出、生态灵动,“新天堂”的吸引力魅力无限:新兴产业战略性崛起,医教品质跳跃式升级,“苏州制造”和“江南文化”品牌打响,优势互补和错位双赢赋能“沪苏同城化”……苏州在0.09%的国土面积上交出了占全国2%经济总量的骄人成绩。站在新起点上,苏州巧绣“产才融合”的“双面绣”,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2021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二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高潮迭起、成果丰硕,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已完成签约项目1806个,较去年增长14.23%,创下历史新高,打造了“招才引智、人才兴业”的“产才融合”新格局。
“才”聚姑苏,正当其时
“苏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苏州坚定不移将人才视为核心竞争力,揭牌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海外博士后创新中心,搭建科学家企业家苏州协同创新联盟……苏州始终以开放姿态聚“才”,去年通过率先在全国设立“苏州科学家日”,为发展聚集“最强大脑”再添“一把火”。
在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下,苏州市人才总量已达321万,创业周开幕式重磅发布的《苏州市人才制度改革十五条》等人才新政更为各路英才搭建了大有可为的苏州舞台。人才政策的落地和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金融“活水”的顺流推进,苏州还大力探索金融业助推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高精尖人才“赢在苏州”注入底气。
7月15日,苏州市产学研学院在苏州大学正式揭牌,将通过资源共享与开放合作,在苏州形成“产学研合作”亮点品牌。今年以来,东南大学苏州校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等顶级院校纷至沓来;与此同时苏州市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协议打造清华-苏州创新联合体,携手南京大学共建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苏州正通过“产教融合”项目落地加速科创成果转化,为“产才融合”聚集更大合力。
产能升级、强链固链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苏州势必将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建设发展科创产业新体系。同时在“沪苏同城化”中启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提升计划,通过产能升级打开同城发展的想象空间。
7月16日,首届工控中国大会暨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启动,深化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加大工业软件产业链强链力度。目前,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是苏州的两个“万亿”产业,为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苏州正通过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放大制造业引力强的比较优势,发挥全球一流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为“苏州制造”加持“苏大强”标签。
苏州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相信在越擦越亮的产业品牌、创新优化的人才政策和靠前专业的公共服务下,苏州必能绘出古韵今辉的最美“天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