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涛
奥运之父顾拜旦说过:“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必须获得胜利,而是奋力拼搏。”北京冬残奥会昨天落下帷幕,冬残奥会期间,中国运动员屡创纪录。曾连夺雅典、北京、伦敦、里约热内卢四届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的顾改一直在关注比赛进程。她坐在轮椅上目睹着电视屏幕中运动健儿的一次次拼搏,心潮澎湃。
从“小白”到国手
生活中的顾改文静而腼腆,与视频资料里那个眼神凌厉、叱咤赛场的运动员完全不一样。
1989年,顾改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一个农村家庭,童年时她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瘫痪。1995年,邳州市退休干部张辅世创办了“小儿麻痹症康复部——希望之家”,顾改成为那里的一员。
“站起来、学文化、走出去,这是张爷爷给我们这些患儿规划的康复、成长之路。”为了让患儿们学到一技之长,张辅世请来专业的老师和教练,让孩子们学书法、绘画,还有各种适合残疾人的体育项目等。2000年,顾改在“希望之家”参加了与悉尼残奥会夺冠乒乓球教练员、运动员的见面会。“是他们给了我力量。”顾改说,从此乒乓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此后,“希望之家”组建了乒乓球队。刚开始,因为顾改的个子不高,乒乓球队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她哭着去找老师。看到顾改迫切的样子,老师们商量后决定让她试试。从这之后,顾改便和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运动之路。
第一次握拍时,顾改连球拍都拿不住,绵软的胳膊在球台上磕磕碰碰。她深知自身条件没有其他孩子好,因此格外用功。“上午学习文化,下午练球,我给自己增加了晨练和晚练,别人休息时我也在训练,几乎天天如此。”和健全人乒乓球项目不一样,轮椅乒乓球除了训练接发球,还要注意训练选手掌握轮椅的平衡。刚开始没有轮椅,顾改就一手扶乒乓球台,一手握拍练习平衡,一天不知道要摔倒多少次。夏天训练场里酷热难耐,但她一刻也不停;冬天来了,没有暖气,手被冻裂,一用力就钻心的疼,但只要练起球来,谁也别想劝她停下来。“那段时间,我不管是在练球还是和别人比赛,赢了不骄傲,输了不服输。”
著名乒乓球教练衡新在考察“希望之家”残疾人队员时发现了顾改的天赋,对她耐心指导、悉心点拨,很快顾改就成了那批孩子里的佼佼者。“教练对我说,你可以的,要有信心。”这样的鼓励,让顾改备感欣慰。她暗自下决心,用韧劲和拼搏证明自己。2002年,顾改入选了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更加科学专业的训练让她的成绩再次得到提升。2003年,年仅14岁的顾改又入选了中国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成为一名国手参加国际比赛。
四次征战残奥会
2003年,顾改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TT4-5级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同年10月,在远南运动会乒乓球锦标赛上,她又夺得了女子TT5级单打冠军,并破格获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入场券,成为那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第一次代表中国站在世界残疾人体育盛会的赛场上,顾改的心情无比激动,但是国家队都是不熟悉的教练员和队员,远离亲人身处异国他乡的训练生活还是让只有14岁的顾改有些不适应。单打比赛,这是她首次身披国家队战袍打球,“其实按照平时训练的成绩,我应该能拿下比赛,可这场球一开始,我就感觉状态很不理想,被对手连连得分,最终败下阵来。”第一次的失利,让顾改有些灰心。“输球不要紧,这是你大赛经验不足,别气馁,慢慢来,调整一下,后面还有比赛呢。”在教练和队友的安慰下,顾改调整了情绪,在随后的女子团体TT4-5级比赛中,她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这个项目的冠军。
“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就能收获金牌,离不开教练和队员姐姐们的帮助。”顾改和队友登上冠军领奖台,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顾改的眼眶湿润了。“现在已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的心情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运动员,之前无论付出多少艰辛努力,在这一刻都值了!”
四年后的北京残奥会,顾改在乒乓球女子单打F5比赛中,一路杀进决赛,遗憾的是,在面对队友任桂香的决赛时,顾改没能拿下,屈居亚军。加上之后的伦敦残奥会、里约热内卢残奥会,顾改均随队出征,和队友获得了三次女团冠军。在此期间,顾改还征战了世锦赛、亚锦赛、亚残运会等多项国际大赛,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从2004年起到2016年,四次征战残奥会,拿到四次团体冠军,每一块沉甸甸的金牌背后,都是无尽的汗水和泪水。顾改说,参加了这么多届残奥会,很遗憾没有拿到过单项冠军,但是她并不介意。“从选择拿起球拍那一天起,一路走来经历无数艰辛,我也收获了更多宝贵的经验。拼搏点亮人生,这一块块团体金牌,证明我和队友一起努力过。”
结缘苏州服务更多残疾人
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造就了顾改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多年来,顾改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在顾改的运动生涯里,除了一次次的荣誉,她也收获了爱情。她的爱人是同为残疾人乒乓球国手、残奥会冠军的冯攀峰,队友称他们是“冠军CP”。
里约残奥会后,顾改退役来到苏州,现在是苏州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冯攀峰依旧在为国征战。如今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定居苏州,生活幸福美满。
放下球拍,远离赛场,顾改在办公室做一些文职工作,在同事的眼里,她没有一点奥运冠军的架子,就像邻家小姑娘一样。“她很坚强,我们看到她腿脚不方便想帮她拿厚厚的档案材料,可顾改从来都是摇摇手,说她能行。”一位同事说。
来到苏州后,古城的美景,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给顾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特别是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很普遍,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度也很高。”顾改说,除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残疾人还需要有更多的自信。“当运动员时,我享受着很多人对我的帮助,现在我希望用自己的工作为更多的苏州残疾人服务,我想以我的经历,激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