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
2021年9月,《新境——长三角当代水墨作品巡展》在太仓美术馆开展,该展览由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机制等单位指导,上海长宁区图书馆、太仓美术馆等6家单位主办,展出画院画家、职业画家、美术院校骨干教师的精品画作百余幅。
去年,沪太两地在文学、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等各个领域联合协作、对口交流、互融互动、共建共享,为两地市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文艺是时代前行的号角,太仓与上海在文艺事业上的融合发展,是太仓积极融入上海、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生动注解。近年来,太仓市文联主动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发挥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加强活动、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共享共融共建,深化与上海在文艺事业上的合作交流,唱响一曲太仓融入上海、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赞歌。
活动共享
为市民带来文化盛宴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太仓江南丝竹馆里,琴声悠扬。2021年的太仓市第五届江南丝竹演出季中,5支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丝竹乐团登台献艺,为太仓市民带来了雅致愉悦的听觉享受。
2021年,太仓江南丝竹乐团走进上海东方明珠广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等地,用一场场精彩演出,再现丝竹雅韵的魅力。
缘于地域、人文的相近相亲,太仓与上海的文艺交流活动密切而频繁。
太仓油画协会18位会员携手到上海虹口举办油画展,吸引众多上海市民围观;太仓国画大师邢少兰画展走进上海朱屺瞻艺术馆,60幅代表作品惊艳展馆;上海文艺创作中心主任、评弹一级演员范林元率上海滑稽剧团、越剧团、京剧院、独角戏艺术中心的国家级艺术家来到太仓,引燃太仓市民文艺热情。
文化活动的密切交流既给太仓和上海两地市民带来了丰盛的“文艺大餐”,也推动了两地文艺事业的发展。太仓文化走出去,上海文化请进来,呈现出娄东文化与海派文化互动交融的魅力。
人才共融
促进文艺家共同成长
太仓城厢镇盐铁塘畔,高式熊艺术馆格外醒目。这座纪念沪上著名金石家、篆刻家高式熊的场馆,是由民间投资建造的艺术馆。馆主人朱进明是太仓的一位书法家,也是高式熊的弟子。如今,这座高式熊艺术馆已经成为沪太两地市民研习书法、交流笔墨的场所。
高式熊、朱进明的师徒佳话印证着沪太两地文艺家们的不解之缘。太仓,不少上海文艺家寻找灵感的“栖息地”;上海,许多太仓文艺家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上海作曲家吴利明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太仓,他潜心音乐创作,擅长迷笛制作,谱写了大量歌唱太仓的原创作曲,其作品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太仓音乐家张晓峰在上海歌剧院退休,他创作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大风歌》《怒沉》等江南丝竹和民乐合奏原创作品经常在上海国际音乐节上演,向全世界传播太仓文化高音。
在人才互融的基础上,近年来,沪太两地不断创新互动形式,推动文艺创作者们开展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促进文艺事业共同发展。
太仓邵滨孙艺术馆已经成为上海沪剧院的社会实践基地,该院师生们定期在这里开展缅怀瞻仰和教学研习活动;去年的“新时代太仓文学发展”研讨会上,上海知名作家、评论家为太仓文学发展支招把脉,太仓作家端木向宇、龚璇、邓全明等人的新作引起业界内外关注……
机制共建
发扬长三角文化特色
去年6月,《扬帆起航 再创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浦东太仓两地摄影家作品联展》在上海揭幕。来自上海浦东和太仓两地的100名摄影家,用160幅摄影作品记录浦东、太仓的红色印迹及两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反映两地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两地由此建立运作合作机制,以后每年都将联合举办摄影展。
此次摄影展也是沪太两地联合共建、共同推动长三角文艺事业发展的例证。近年来,太仓携手上海,以更大格局、更高站位,把文艺活动作为契机,合作共建,共同发掘昆曲、滚灯、楹联等长三角文化特色,擦亮文化品牌,凝聚心灵力量。
太仓楹联学会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学校组成“江南楹联教育基地联盟”,以太仓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杨浦区、松江区,江苏无锡、常州,浙江永康等地学校,常年开展征联交流合作,在青年学子中洒下江南楹联文化的种子。
以“互动互融 共建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之戏曲交流活动为品牌,太仓戏曲家协会开创了江浙沪皖等地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以《娄东戏台》为平台,沪剧、越剧、独角戏、舞蹈、歌曲、江南丝竹、魔术等节目轮番上演。
此外,太仓连续两年举办江浙沪娄东昆曲雅集,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的近30家昆曲社团的80余名曲友分别登台献艺,交流切磋,重现太仓历史上昆曲雅集盛况。与上海奉贤、浙江海盐、浙江余杭轮流举办长三角滚灯大展演联谊活动,传承发扬滚灯艺术,迄今已有10余年。
太仓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喜良表示,在太仓加快融入上海、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将发挥引领作用,服务人民,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在融合中发展,在合作中提升,把娄东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