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岸线的另一边,与马鞍山主城隔江相望的,是八百里皖江北岸万吨级深水港——马鞍山郑蒲港。
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建成长三角首个铁水联运工程……建设10余年来,这座“年轻”的港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正快速成长着。
走进郑蒲港码头,巨大的龙门吊升降腾挪,航运货轮来回穿梭,一批批货物从这里开启或结束“飘洋过海”的旅程,发往各地。“我们会根据每天的订单量具体分配人员与设备,确保港口24小时上下货物顺畅。”安徽省郑蒲港务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徐征介绍说,今年上半年,郑蒲港码头完成吞吐量127.45万吨,同比增长25.94%;其中集装箱4.29万标箱,同比增长76%。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达300万吨。
在郑蒲港码头繁忙运行时,3公里外的安徽飞远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仓储调配,一箱箱从美国运来的苜蓿牧草逐一登记入库,一台台装配完成的白色家电“整装待发”,准备运往郑蒲港码头堆场。“这些‘安徽造’的家电是我们的主营业务,通过陆改水,从水路到上海洋山港,再从洋山港‘乘坐’远洋货轮到达北美、南美等国家。” 安徽飞远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梁向记者介绍,得益于郑蒲港综合保税区和郑蒲港码头“区港联动”的优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实现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
“借船出海”的同时,郑蒲港也不忘扩大内陆“朋友圈”。2020年,郑蒲港铁路专用线建成,融入皖江地区铁路网,辐射和县、马鞍山市、合肥经济圈等地区。“郑蒲港铁路专用线已具备开展铁水联运、连接中欧班列的基础。”马鞍山郑蒲港铁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建文介绍,近年来,由中铁二十局运营的郑蒲港铁路专用线业务逐年攀升,为进一步发挥“铁水联运 通江达海”优势铆劲发力。
依江而建,向海而兴。立足皖江北岸“第一港”的资源禀赋,郑蒲港正锚定“大港口、大物流、大外贸”目标,全力打造长三角江海联运中心和区域性全国性物流枢纽。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任虹 柏丽娟 郭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