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了各地盘点上一年工作、谋划新一年发展的时间。作为经济大市的苏州,在昨天(12月27日)举行了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全年工作的同时,着重布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据苏州市统计局对外发布,今年1至11月,苏州规上工业产值达到42661.3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88.2亿元。两个数据颇受关注,外界预计,苏州的“工业”与“消费”两大数值,全年极有可能分别迫近4.7万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苏州的发展将再次交出“高分报表”。
站上新起点,势头强劲的苏州2025年怎么干?这场重要会议释放出哪些新信号?圆桌观察员第一时间作了梳理。
关键词:稳
2024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在眼前。2025年,注定继续承压前行。
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刚刚结束的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全省各市提出了明确要求——“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突出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党中央的形势判断和任务要求、省委具体部署的各项工作,在苏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了清晰贯彻。
“这次的会议,专门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既包括可能面临的严峻问题,也包括各方面有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目标举措,非常务实。”走出会场,一位与会干部告诉圆桌观察员。
苏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三个总体要求,与中央、省会议精神一脉相承。而针对自身发展特点,苏州专门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强劲的进出口是苏州深度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体现。
行稳才能致远。2024年1至11月,苏州进出口额达到了23856.9亿元。苏州不仅经济体量大,而且开放程度高,已经深度融入国际市场,是外界观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只有稳住发展、稳定预期,才能坚定信心、应对挑战、破浪前行。
“稳”字为要,苏州明确,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把“稳外贸、引外资”作为稳大盘的关键支撑。强化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跟踪服务,深入推进外贸企业“全球行”,全力稳住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持续优化外资发展环境,加力引外资。二是多措并举提振房地产投资,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住楼市”的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更好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稳就业、促增收”。大力实施促进就业增收支持专项行动,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多渠道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关键词:新
苏州拥有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覆盖35个大类、171个中类、516个小类。近年来,苏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策源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有了快速提升。今年1至11月,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跃升至54%。据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的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苏州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深圳。
制造业一直是苏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必然也是苏州抓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次,苏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把推动明年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到“新”上。
苏州将实施生物医药腾飞计划,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提出,继续锚定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着力增强传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苏州制造”美誉度、品牌力。一体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构建产业科技创新新模式。
同时,坚持“核心产业+”,实施生物医药腾飞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形成新的增长曲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育关键生态位企业、总部平台型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综合集成商发展。
消费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苏州还把培育“新消费”、推动“新一轮基建”作为关键抓手,更大力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苏州积极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一方面,积极开拓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做大做强首发经济、潮玩经济、夜间经济,深入挖掘“演艺+”“赛事+”“会展+”等新热点,举办一批现象级演唱会、热门体育赛事。旗帜鲜明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书香、演艺、影视(微短剧)三条重点产业链;用好过境240小时免签新政,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苏旅游消费。
另一方面,苏州将在全力以赴扩大工业投资、积极招引标志性产业大项目的同时,实施韧性安全城市补短专项行动,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发挥好重点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带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
关键词:保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苏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肩负着“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必须持续提高经济工作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
会上,苏州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转型新趋势和外部形势新变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大胆探索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全面绿色转型新路径,统筹抓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形成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苏州既是经济大市,也是人口大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在“保民生”上,苏州将着眼人口形势变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提质扩容,聚焦关爱“一老一小”、救助“一病一残”,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域化推进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苏州持续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之城。
当前,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城市建管、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面临更多挑战。苏州提出,在“保安全”“保稳定”上,继续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扎实推进平安苏州和法治苏州建设,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岁末年初,工作千头万绪。圆桌观察员注意到,围绕抓落实,苏州市委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了“动员令”,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外出招商、服务企业、联系群众,经济大镇和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发挥好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力争取开门稳、开门红,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全新出发,激情满怀。2025年,苏州的发展值得期待。
(圆桌观察员 零零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