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周甜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针对学龄儿童的饮食、运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那么,常熟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情况怎么样,又该如何科学饮食、运动? 记者 采访了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江雪珍。
超重肥胖检出率上升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目前这年龄段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学龄儿童期人体生长发育迅速,充足的营养是孩子智力、体格正常发育的基础。江雪珍说,《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学龄儿童营养不良依然存在,钙、铁、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十分常见。另一方面,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问题日益凸现。
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学校教职工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健康素养实践运用不理想,从而导致孩子产生不健康的日常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充足或营养过剩,吃零食、喝含糖饮料现象普遍,还有少数儿童偶尔饮酒。另外,学龄儿童身体活动不足,静坐及看视频时间长,睡眠不足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常熟,学龄儿童的身体情况与《指南》中指出的情况基本一致,比较突出的问题有肥胖、龋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孩子、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配合。”
多做运动少吃零食
在运动方面,建议学龄儿童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还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遇上雾霾天或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日子,可在室内进行仰卧起坐、瑜伽等运动。
此外,针对学龄儿童喜欢吃零食的问题,江雪珍也给出了建议。“零食尽量少吃,有些孩子学习、运动量大,两餐之间容易饿,那么可以吃少量零食,但零食的量不能影响正餐,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睡觉前30分钟不吃零食,吃完零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在零食的选择上,江雪珍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的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油炸、高盐或高糖食品不宜作为零食给孩子食用。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学龄儿童期是培养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江雪珍建议家庭和学校对学龄儿童开展科学的饮食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孩子要经常吃含钙丰富的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以保证钙的足量摄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健康;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海鱼、蛋黄等。
每天少量多次、足量喝水,6岁至10岁儿童每天喝水800到1000毫升,11岁至17岁儿童每天喝水1100到1400毫升。如天气炎热或运动时出汗较多,应增加饮水量。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