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经房刊印的经书宝卷。徐欣晔供图
【96466记者帮办】
本报记者 叶永春 实习生 彭瑰
苏州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叫吴地宝卷。出自苏州玛瑙经房的宝卷,曾从吴地流传至全国各地。专注地域文化的学者在研究刻印宝卷等文献的玛瑙经房时一度遇到瓶颈。随着民间力量不断参与和支持,如今一年过去,关于玛瑙经房的资料,已丰富了起来。
部分版片已成文物
内容有不少苏州元素
苏州大学文学院老师裘兆远带着学生研究苏州地域文化时,越来越感觉到玛瑙经房的重要性。裘兆远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出自苏州玛瑙经房的宝卷等文献,在国内多地以及国外有分布,可见苏州在明清时期,印刷业就很发达了。
据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苏州玛瑙经房开办于苏州观前街,后迁到景德路雍熙寺弄,到上世纪60年代初停业。裘兆远曾带着学生到雍熙寺弄走访,发现附近还有老年人记得玛瑙经房,但说不清具体位置了,也不确定原有的房屋是否还在。
裘兆远等根据资料记载,还前往南京,见到了部分原为玛瑙经房用于印刷文献使用的版片,现已是文物,版片内容中还有不少苏州元素。
正因文化价值高,裘兆远等加大了对苏州玛瑙经房相关资料的搜集力度,但发现关于玛瑙经房的资料较为有限。去年,他们在档案资料中,发现与其有关的两个名字——吴祖昌和吴钧伯,为玛瑙经房原主人。
随后,通过“96466记者帮办”栏目一同寻访,关于苏州玛瑙经房的民间记忆被一个个唤醒。
“蛛丝马迹”接连浮现
大师笔下、旧报纸上、老人口中
关于苏州玛瑙经房的“蛛丝马迹”,经过民间力量的帮助挖掘不断浮现。
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倪浩文在一段革命烈士的回忆录中,发现了与苏州玛瑙经房有关的信息。在这段革命烈士吴秋岩的回忆录中,提及他于1920年前后幼年时,曾跟随远房堂叔吴钧伯到苏州,在玛瑙经房当学徒。
关于苏州玛瑙经房,叶圣陶还有一段文字记载,“饭后,余五人偕出,啜茗于雅聚,阅报数种。旋至于玛瑙经房,坐有顷……”
文化名人曾在苏州玛瑙经房“坐有顷”,近百年前的一则“捉盗”报道,也提到了苏州玛瑙经房,文中被盗女子正要前往的地方,就是玛瑙经房。除了新闻报道,那些年间的启事、广告等,也多次提到玛瑙经房。
在进一步寻访中,年过八旬的汪老伯口述,自己与苏州玛瑙经房有交集。他父亲从老家安徽搬至苏州,从事的就是印刷行业,自汪老伯记事起,就知道父亲工作的印刷厂里,有个“玛瑙经房”,那时还有孩子同他一起玩,但无法确定是否就是经房原主人的后人。
市民提供关键线索
经房原主人的后人现身
民间记忆接力,关于苏州玛瑙经房原主人吴家后人的信息,终于浮现。经苏州赵先生提供的关键线索,裘兆远联系上了苏州玛瑙经房原主人吴钧伯的小女儿吴女士,再在吴女士的女儿帮助下,裘兆远对吴女士进行了线上访谈。虽然吴女士因记忆力衰退,难以对当年的情况一一追述,但还是提供了不少第一手的信息,包括吴钧伯的影像资料、后人的情况、当年的经营情况以及全家迁居上海的过程等。
吴女士的女儿在接受裘兆远访谈时表示,吴钧伯的第三代后人多数定居世界各地,无人整理家谱,较为遗憾,如今在苏州有学者从事这方面的历史研究,让他们感到很欣慰。
“从存世的苏州玛瑙经房所刊文献看,它的影响已经超出苏州,甚至全国。”眼下,裘兆远等正着手撰写相关论文,并借此让这些来自民间的记忆发挥出应有的文化价值。
记者手记
了不起的民间记忆
从研究遭遇瓶颈,到接到一个个电话,完成一次次走访,回顾近一年的寻访,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有发现、不断有收获的过程。一次次“柳暗花明”的背后,是民间记忆的接连被唤醒。在寻访中,向我们提供帮助的热心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次,且分布多地。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苏州文化的魅力所在,文化在苏州民间记忆中的蕴藏之丰富。因而,我们欢迎且愿意继续参与类似的寻访,共同让苏州文化更活跃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