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热水袋使用不当导致脚上起水疱,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引发红肿……近期我市各大医院接诊的低温烫伤患者数量显著增多。医生提醒市民,市民在享受取暖设备带来的温暖时,也要格外警惕低温烫伤的风险,避免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4℃的低热物体,一旦出现皮肤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低温烫伤患者增多
王阿姨是一名多年糖尿病患者,近期降温后,她每天晚上都会使用热水袋来取暖。然而,最近她发现自己的左脚背上莫名出现了多个水疱。起初,王阿姨自行在家用碘伏消毒处理,但几日过后,伤口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疼痛难忍。这时,她才急忙赶到离家不远的吴中区临湖镇浦庄卫生院就诊。外科主治医师张灿军在仔细检查后告诉她:“这种情况属于低温慢性烫伤,由于您患有多年糖尿病,神经末梢对痛觉、温觉的反应相对迟钝,所以不易察觉。”
家住北桥街道的张女士近日也带着她11岁的女儿前往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科室副主任医师谭剑虹在仔细询问了其病情并进行了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低温烫伤”。原来,患儿前一晚是抱着热水袋睡觉的,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低温烫伤。
“每年冬季,医院都会接诊不少低温烫伤的患者。”谭剑虹指出,寒冬之际,人们常用热水袋、暖宝宝来取暖,然而在熟睡状态下,皮肤的敏感度会下降,倘若长时间让热水袋接触同一部位且不改变位置,醒来时便可能发现被烫出了水疱,这就是“低温烫伤”。
44℃是分界线
低温烫伤是指当身体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44℃的低热物体时,皮肤及其皮下组织会因持续受热而遭受渐进性损害,进而引发的慢性烫伤现象。尤其在人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后,皮肤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显著降低,此时如果热水袋等低热物体长时间紧贴皮肤且位置不变,就极易造成“低温烫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低温烫伤往往不会立即带来明显的疼痛感,许多患者在皮肤已经受损的情况下,可能仍然浑然不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容易成为低温烫伤的“罪魁祸首”呢?张灿军进一步指出,像暖宝宝这样的取暖用品,其温度通常维持在50℃左右;充好电的暖手宝以及灌满开水的热水袋,即使隔着布套使用,温度也普遍超过45℃,这些冬季常见的取暖装备,如果不加注意,都很容易引发低温烫伤。此外,正在充电的充电宝、循环电池,以及长时间通话且处于充电状态的手机等,如果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样有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与高温烫伤在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张灿军补充道。低温烫伤可能并不如高温烫伤那般触目惊心,但烫伤深度却往往更为严重。在愈合后,低温烫伤还容易留下明显的瘢痕。更为棘手的是,如果低温烫伤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溃烂,且长时间难以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不可轻信民间偏方
冬季气温偏低,导致人体神经反应变得相对迟钝,皮肤敏感度也随之下降。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而言,他们的皮肤功能较弱,对低温刺激的防御能力更低,因此更容易遭受严重的低温烫伤。
面对低温烫伤,市民应该如何有效应对呢?相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李美景建议,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市民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约30分钟,以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若皮肤出现脱皮现象,可采用浸泡的方式进行降温。随后,应对伤口进行消毒杀菌并简单包扎,然后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切记不要轻信涂抹酱油、牙膏等民间偏方,以免加重感染。
那么在冬季,市民该如何科学使用取暖设备,以避免低温烫伤呢?李美景强调,最关键的原则是“避免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例如,使用电热毯时,应将温度调至适宜,避免整夜使用;使用电暖器时,应定期变换位置,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固定部位的照射;在使用热水袋时,应用毛巾包裹,防止热源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暖宝宝”时,应隔着衣物贴敷,并定期检查皮肤状况,一旦出现红肿、红斑等异常,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