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浛芃 本报通讯员 江欣怡
姑苏区平江街道的东、西、南、北四片区域近日新增了4个微型雨量监测站点,用于实时监测降雨量、风向、气温等信息,相关数据将统一传输至终端平台。今年以来,平江街道充分利用智能平台,不断提高社区治理与商圈服务水平,让“互联网+”助力民生服务事项落地有声。
智能机器人助力商圈更智慧
“人机搭配,干活不累。”当环卫环境清洁需求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科技产品应用到传统作业场景中。观前商圈引入智能环卫机器人在街道上协助环卫作业。扫地机器人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1.5米,有25升的水箱容积和130升的垃圾箱容积。工作时清扫宽度1.5米,能以每小时4-6公里的速度行进清扫,连续工作时间可达6小时。同时,车身各部位装有各类感知元件,能确保扫地机器人及时躲避前方障碍物,并收集垃圾产生的重点区域、清扫次数和频率等信息。在观前街,市民、游客还能看到一只充满科技感的机器狗昂首挺胸地巡逻着。据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观前派出所民警介绍,它可以24小时在辖区巡逻,自动识别有毒有害气体和相关性险情,发现险情后及时将数据传到后台,方便及时处理。
此外,观前智慧商圈综合监管平台也是观前商圈智能化管理的方式之一。该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通过建设规范化、协同化、系统化的商圈运营监管体系,实现日常监管、商圈运营、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规范化、体系化、协同化,打造观前商圈更高效、更便捷、更繁荣的商业环境,实现用户体验人性化、营销服务精准化、运维管理精细化、消费环境融合化的新型商圈形态。
楼道AI助力小区更安全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灵活的交通工具,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但是电动自行车入楼停放、入户充电等问题却时有发生,成为重大安全隐患。平江街道各社区持续发挥信息化优势,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譬如,相门社区通过加装摄像头,利用AI、智能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电动自行车进楼道的有效监管。该监控能够自动识别电动自行车乱放、入户等行为,一旦电动自行车进入监控画面,系统将联动内置语音发出警告并发送给管理人员。目前已在相门新村、干将东路零星小区内开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平江街道在嘉裕花园、鼎尚花园、梧桐花园、惠宇华庭等4个小区安装了62台电梯梯控,在相门新村、干将东路零星小区、长风新村等三处老旧小区安装39处楼道AI监测系统。
倾斜智能监测助力房屋更安全
房屋倾斜智能监测是一个系统且专业的过程,旨在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房屋倾斜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定期观察和测量,及时发现建筑物是否存在倾斜或变形现象,并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这有助于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建筑物因倾斜或变形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财神弄7号一共有24户人家,共有东西两个单元。2019年6月,财神弄7号楼房西侧楼墙体发现出现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属地历史街区社区立即向属地房管所以及街道城建处汇报此事。2020年,区住建为财神弄7号房屋安装了裂缝、倾斜、沉降等监测设备,一旦房屋发生裂缝、倾斜、沉降,检测设备就会发出警报。在今年台风高发时间段,社区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及时了解到了房屋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上门组织住户撤离。居民也表示,安装了检测设备后,安心多了。
截至目前曹胡徐巷87号、财神弄7号、大新新村3、4、5、10幢已安装裂缝、倾斜、沉降等监测设备35处,实时动态掌握隐患发展变化趋势,剩余楼栋的智能监测设备也在陆续安装中。平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将继续坚持“人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引进智能技术,以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