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林琳)“感谢你们,这么快就把低保救助给我办好了!”昨天,吴江区盛泽镇居民王勤第的低保救助申请通过镇社会事业办民政科审核。当民政工作人员沈康伟登门告知时,王勤第开心地说。
今年73岁的王勤第和他68岁的老伴是失独老人,老两口每月靠着1400多元退休金生活。去年王勤第得了胃癌,当年自负医疗费用近3万元,经济压力陡增。一个月前,沈康伟在日常工作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到苏州市开发的人工智能(AI)应用项目“救助通”。这个项目通过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即可对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实施综合帮扶。在沈康伟协助下,王勤第用手机登录苏州“救助通”综合帮扶应用平台提出救助申请。
系统自动结合其输入的家庭成员、收入、财产等信息,通过政策计算器,得出“可能符合我市低收入人口政策”的结论,并提示王勤第点击救助申请。申请被系统发送至盛泽镇社会事业办民政科,经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入户调查后,王勤第家庭被纳入低保救助,并被纳入我市低收入家庭“一户一档一策”监测范围。他每月可领取低保金,还能额外享受实时医疗救助。当系统发现该家庭医疗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信息后,会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当地民政部门可给予一次性7000元临时救助,并且给予慈善大病救助金3.3万元等帮扶。
社会救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州的社会救助网越织越密,像沈康伟这样的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凭一双“铁脚板”走街串户、宣传救助政策,寻找有救助需求的困难群众,但由于缺少信息化支持,他们无法及时获知困难群众的动态需求信息。“救助通”项目运行后,可以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和更新低收入家庭档案,极大提升救助工作效率。
据介绍,作为一项“小巧灵”人工智能应用项目,苏州“救助通”综合帮扶应用已汇集14个部门、40余类、1400余万条帮扶数据,构建了低收入家庭救助的“数据池”。自今年7月运行以来,推送全市医疗自付超5万元、新增残疾、新增失业预警信息等1.6万余条,主动发现、协助申请认定重病重残等各类低收入家庭290户,实施临时救助541人次,发放救助金331万元。
“‘救助通’的应用,补齐了以往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人找政策难、救助资源散、主动发现慢等问题短板。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更好地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苏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戴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