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许多人眼中,七夕已经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朋友圈里满是秀恩爱的动态,商场里也被浪漫的气氛占据。鲜花、礼物、烛光晚餐,各式各样的过节方式层出不穷。
然而,七夕可不仅仅是浪漫的代名词,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文化记忆。在没有巧克力和玫瑰花的时代,苏州人通过独特的风俗习惯来庆祝这一节日,寄托着她们对生活与爱情的美好向往。
图源:苏州姑苏发布
牛郎织女
一场由星空引发的爱情
七夕节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实,这个传说源自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仰望星空时,发现天空中有两颗被银河隔开,但又非常明亮的星星,即牵牛星与织女星。结合当时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古人赋予了这两个星象神话色彩,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此诞生。
图源:苏州市非遗办
作为四大民间故事之首,“牛郎织女”的起源甚早。这个故事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初现,西周时期已经有了雏形。到西汉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被画在墓壁上,东汉时期更是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画像砖上。可以说,七夕是我国起源最早、流传最久的传统节日。
“织女”的老家
竟然在苏州太仓?
你可能想不到,苏州太仓竟然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这层关系:据南宋苏州昆山人龚明之的《中吴纪闻》记载,早在北宋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已在太仓一带广为流传。当地至今保留着众多关于这对恋人的传说故事和七夕风俗,并留有中国唯一一座织女庙遗存。
图源:太仓文体广旅
为何太仓有织女庙呢?苏州民协民俗分会理事、苏州姑苏吴文化研习社社长俞华告诉记者,这与当地盛产棉花、传统纺织业发达密切相关。全国各地都曾建有织女庙,如陕西、山西、湖南、河北等地均有相关记载,但像太仓这样有名家记载并且遗迹尚存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说太仓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之一,完全没问题。
图/苏州民协民俗分会理事 俞华
纵观我国古代的七夕风俗,节日气氛浓厚,习俗风尚十分兴盛。那么,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古往今来都流传了哪些特殊的七夕习俗呢?
不秀恩爱,不撒“狗粮”
七夕在古代并不完全是情人节
很多人以为七夕只是个“秀恩爱”的节日,但在古代,七夕节最初是一个“女子大型祈福节日”,也叫“乞巧节”或“女儿节”。这一天,女子们会向天祈求巧手和姻缘,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灵巧,并且拥有美满的爱情与婚姻。
到了唐代,七夕才逐渐演变为一个更加浪漫的节日,人们开始在这一天向自己的心仪之人表白、送礼物,甚至专门挑这一天结婚。
图源:故宫博物院
古代的“乞巧”活动是姑娘们展示智慧和手艺的时刻。东晋时期,女子们通过“穿七孔针”考验自己的巧手。而到了明清时期,“投针验巧”更为流行。她们会提前一晚取“鸳鸯水”倒在盆里,第二天盆里的水经过一夜暴晒后会形成一层薄膜,这时再把针放入水盆中,通过水中针影的形态来判断自己是否“得巧”。针影若笔直,则“乞巧”失败;若形成花、云等形状,则意味着“得巧”。
想必大家也好奇,这项比试有何意义?在旧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下,传统女性有了好技艺,才能在家庭和社会上立足。因此,“乞巧”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女性展示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这种古老的“丢针儿”活动,至今在苏州部分社区仍有延续,成为了节日里的一大文化体验。
图源:故宫博物院
说到七夕节吃什么,苏州人当然少不了巧果!巧果象征着“心灵手巧”,是用面粉或米粉制作的点心。老百姓管这种食物叫“苎(zhù)结”。
俞华向记者介绍,现代人制作巧果的方法相较于古代已经大大简化。许多人家用馄饨皮“油炸令脆”,再撒上芝麻和糖,形成一道独特的苏州点心“油汆巧果”。此外,苏州还有七夕节吃老蚕豆的习俗,这被称为“咬鬼头”,象征着驱灾辟邪。
图源:苏州姑苏发布
爱美的苏州小娘鱼们在七夕节还有染红指甲的传统。根据《清嘉录》的记载,她们会把凤仙花捣成碎末,再加明矾和水调和成天然的指甲油染指甲,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
这种天然的指甲油不仅颜色鲜艳,而且持久不掉色,完全不输现代的化妆品。染红指甲是古代苏州姑娘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七夕天河去,以河来日久速,卜米价贵贱。”在苏州,还流传着一首关于七夕的打油诗。古人通过观测银河的明暗来预测米价。昏暗代表近段时间天气不好,米价可能会上涨;明亮则说明近段时间雨水充沛,农作物生长旺盛,米价将会下降。这一习俗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观察与生活的智慧。
图源:苏州姑苏发布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七夕节的传统习俗逐渐淡化,但其核心文化内涵依然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如今,许多人选择在七夕这一天登记结婚,以寄托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尽管纪念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在通过新的方式传承着这一千年传统节日文化。
图源:苏州发布
无论是古代的乞巧活动还是现代的浪漫庆祝,七夕节始终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祝大家七夕快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