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年。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我苏网联合全省市县媒体,开展“穿越时空遇见你”融媒体行动,一起回顾那些澎湃的历史瞬间和美好记忆,共同讲述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和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75年来,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家园,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几代生态守护者向绿而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徐徐展开。
夏末秋初,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连绵不绝的芦苇随风摇曳。这里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全球九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很多人不知道,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40多年前曾是一片荒芜滩涂。1983年,盐城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丹顶鹤越冬地保护区,吕士成就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工作人员。40年后的今天,已经退休的吕士成再度回到保护区,和如今从事生态工作的青年安玉亭一起,共同回望那段艰苦但令他无悔的“守护丹顶鹤”历程。
从茫茫荒滩到万千生灵的“湿”意天堂,背后曾有多少前辈的奋斗和坚守?如今,青年力量又将如何用他们的智慧续写这篇生态华章?让我们重启这份珍贵回忆,一起穿越时空,走进丹顶鹤翱翔的地方……
走进保护区的丹顶鹤驯飞场,数十只丹顶鹤在驯鹤员的带领下,高鸣着起飞,在空中翱翔几圈后,降落在草地上取食。吕士成顺势低下身,将手里的食物喂给小鹤,又拍拍它们的身体,捋一捋它们的羽毛,眼里满是爱意。这一幕,和1996年江苏电视台记录下来的画面何其相似,对丹顶鹤40年如一日的关怀令人无比动容。
“丹顶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物种,全球总数也不到两千只,现在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大家都在做一种比较有意义的工作,就是怎样通过人工措施来使种群增加。”1996年,吕士成曾经这样告诉记者。
“这是过去我们早期做育雏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用了类似这样一个箱子。”今天,吕士成带着安玉亭来到一个木头箱子前。他清晰地记得保护区里第一只人工繁育的丹顶鹤破壳而出的情景。那天台风肆虐,吕士成和同事们冲入风雨中,救下了一颗被丹顶鹤爸爸妈妈弃孵的蛋。虽然蛋已经冰冷,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将它孵化起来。“没有照明灯,我们就用煤油灯让它保持恒温。要保持湿度,我就含一口水在嘴里,喷出水雾状,没有更好的办法,没有更先进的设备。”
吕士成照顾刚出生的小鹤
吕士成和同事们日夜守护,奇迹般地,小鹤顺利破壳,标志着盐城人工繁殖丹顶鹤顺利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小鹤出壳后还需要饲养员精心的照料,为了更好地照顾小鹤,吕士成在小鹤保温房里支起了一张简易床,有时吕士成还在睡觉,小鹤会跑到他的身边,用喙啄他的手,一边啄一边“滴滴滴”,叫他醒来。谈起他的这群“毛孩子”,吕士成的脸上不自觉地扬起笑容,“丹顶鹤就跟小孩子一样,你和它相处久了,在内心深处会形成一种爱。”
江苏电视台1996年的报道里还记录下了诸多感人的细节:吕士成为小鹤准备吃食,小鹤亲昵地蹭蹭他的脑袋;吕士成带着小鹤在草地里散步,小鹤走得快了,还会停下来等一等吕士成;吕士成带着小鹤驯飞,他在前面奔跑,小鹤也学着他的样子跑起来,张开翅膀飞向天空,小鹤飞行的动作还不太熟练,转了两圈后又落回吕士成身边……当小鹤渐渐长大,羽毛逐渐丰满,它们就要离开鹤场,离开吕士成的悉心呵护,高鸣着冲向蓝天,最终回归大自然。
在老一代生态人的奋斗下,保护区丹顶鹤的人工驯养、育雏及繁殖等系列工作全部完成,相关科技成果多次填补国内空白。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守护这片丹顶鹤翱翔的湿地,吕士成和队员们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荒滩上。“最初的时候,没有好的路,也没有车子,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自行车,自行车跑不了的地方我们就用脚,保护区的很多地方就是我们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数十年的坚守,吕士成先后攻破了丹顶鹤越冬地半散养繁殖研究、越冬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研究等诸多课题。这些课题成果,成为了现在保护区工作开展的基础。2023年,保护区内共发现5对丹顶鹤野外成功产卵9枚,是我国有记录以来,丹顶鹤在越冬地野外自然繁殖产卵数量最多的一次。
吕士成和同事为野生丹顶鹤投食
吕士成和同事在滩涂上做调研
“80年代,在江浙沪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划了680万亩来从事自然保护,我们不得不感慨,当时的决策是智慧的。”眺望着保护区内生机勃勃的景象,吕士成不禁感慨。从初代守护者,到一批批坚守的生态卫士,从第一只繁育鹤到万千生灵光临的乐园,数十年来,一代代生态工作者日复一日上演“真实的故事”,续写自然颂歌。守护湿地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段生命的共鸣。
如今,保护区“生态守护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年轻身影越来越多,像安玉亭这样的年轻人接过了生态保护的接力棒,新的生态修复手段让湿地的保护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盐城创新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湿地修复,安玉亭目前就在从事生态修复工作,从他步入工作岗位以来,8年里,他奔走在每一寸滩涂上,创新湿地生态修复措施,监护着这里的生态平衡。
“这两年,保护区开了好多大型的生态修复工程,我们核心区现在的修复面积达到了7万多亩,缓冲区有31万余亩,实验区就更多了。像我们前面这个区域,就是碱蓬的修复项目。”安玉亭介绍,“碱蓬是鸟类,像丹顶鹤、黑嘴鸥最重要的一个栖息地,每年这里有上万只黑嘴鸥在这里繁殖,目前,碱蓬是湿地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成果,到了冬季,它的红色海洋会成为盐城湿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现在,生态修复区内碱蓬已经开始呈现出紫红色,远远望去开始有“红地毯”的态势。安玉亭和吕士成走在碱蓬中央的栈道上,远处不时飞过成群的东方白鹳,还有几只麋鹿正懒洋洋地散步,这样的生态美景在盐城已经是常态。
谈起保护区里的生物种类,安玉亭如数家珍,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麋鹿……近年来,保护区的生物圈范围逐渐扩大,生物量持续上升,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区内有各类动物1855种,高等植物697种。生态好不好,鸟儿会用翅膀来“投票”,湿地上生生不息、迁徙鸟类南来北往的景象,已经给出了答案。
想要保护好湿地,还要做好调研、做好监测。如今,保护区的年轻人沿着吕士成的足迹深入核心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海边泥滩步行数公里,去追寻鸟类的行踪,保障候鸟的安全栖息。多年的守护,安玉亭熟知保护区内每一个生灵,天空中的一只飞鸟,他远远望一眼,就能大致分辨出品种,一台望远镜,成了他和鸟儿沟通的渠道。
除了人员巡护,现在的保护区更突出了科技创新的赋能,巡护船、巡护车、无人机、监控探头、AI智慧识别鸟类……这些现代化装备的投入和AI的应用,提质了湿地生态监测研究。
“吕教授,您看这是我们保护区的智慧管理中心,整个保护区的范围在这上面一目了然。”安玉亭向吕士成演示,动一动鼠标,大屏上便呈现了保护区内空气质量、水文监测等一系列数据,“这是实时监测的,我们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人防+技防、室内监测+现场监测,生态工作者的坚守和科技智慧的运用,为丹顶鹤、勺嘴鹬、麋鹿等珍稀濒危动物保驾护航。
建区四十年来,在一代代人的守护下,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盐城黄海湿地生态系统,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199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1999年,成为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飞网络成员;
2002年,被列入“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国际重要湿地;
2019年,盐城黄海湿地被正式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的空白;
2024年,中国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盐城湿地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发展和保护,这是贯彻自然工作者一生的问题,在过去的时间里,像吕士成这样的老一代生态环保人,怀着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一点点摸索出了丹顶鹤等珍禽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之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探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继续考验新时代年轻人的智慧与担当。
“保护区一直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相辅相成。”安玉亭介绍。去年,保护区签署了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汇产品认购协议,保护区范围内107.33公顷盐沼修复活动所产生的1926吨二氧化碳碳汇减排量被企业购买,用于抵消企业的碳排放。企业认购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保护区可以把这些经济价值,再反馈到生态系统上。
截至2024年2月,中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湿”意天堂的绿色故事还在接着讲述,中国大地上向绿而行的足迹还在继续前行……
从茫茫荒滩到万鸟翔集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守护
承载着希望与坚持
从休戚与共到和谐共生
这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
描绘生态文明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