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产线、实验室,都在积极拥抱前沿新技术、拓展应用新场景、开辟发展新赛道——
孕育新质生产力最强“催化剂”
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关键在“质”。
从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材料到细胞药物、基因诊断、核酸药物、生物和信息融合技术(ITBT);从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到新盛里·低空经济产业园;从33所中外名校到企业实验室……走进苏州工业园区,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产线、实验室,都在积极拥抱前沿新技术、拓展应用新场景、开辟发展新赛道。
向“新”求质,以“质”逐远。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一股股“新”力量喷薄而出,奔涌向一片片“新”蓝海。
AI大模型扬“数实融合”之帆
AI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AI如今所体现“革命性”,不是可以生成文字、图片,而是可以构建人机交互新模式。它与产品制造环节、场景相结合,提升生产效率,形成新生产力,正在引发产业竞争格局重构。
驾车奔驰在城市道路上,在跟汽车语音助手的互动中,开了电话会、收到了会议纪要,还顺道记录下了周边美丽的风景……去年7月,思必驰的对话式语言大模型DFM-2横空出世,开启了人工智能柔性定制时代,也让这些宛如科幻大片中的场景成为现实。
“DFM-2不仅具备通用语言计算大模型的所有通用人工智能特性,还改善了以往通用模型事实不准、无法包含私域知识、专用领域理解性能不足等问题。借助DFM-2,思必驰可以帮助不同行业开展大规模、高质量、个性化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定制。”思必驰研发总监樊帅说。有了DFM-2大模型的加持,思必驰这两年迅速挺进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将大模型与传统产业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相结合,构建出“十全十美”的AI细分应用场景。
依托AI大模型加速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园区正为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强大动能。当前,这片创新之城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加强重点场景应用突破、牵引行业生态集聚,加速重塑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通用大模型、专用垂直领域模型到企业级GPT产品工具研发应用,从语言计算、芯片设计到科技信息服务,园区在近20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产业沃土上“长出”了多个应用标杆:通用大模型领域,思必驰在对话式语言基础大模型领域技术积累丰厚;垂直领域,企查查打造出全球首款商查大模型——企查查“知彼阿尔法”,智慧芽自研的“智慧芽GPT”可满足知识产权、研发创新、生物医药等不同垂直领域的专业需求,清睿教育发布教育领域专用大模型“ArynGPT”不仅支持双语对话,还能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自动生成英语考试题目,大幅提升教学效率……目前,园区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18个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大模型研发,平台、算力、生态等缺一不可。园区正依托算力、算法、数据、场景以及企业集聚等优势,持续推动大模型创新发展,提升垂直领域攻关能力,加速精准赋能。
超前布局抢占发展“新风口”
7月19日10点18分,一架装载着急救药品的专业无人机从园区国药物流贸易功能区仓库起飞升空。11分钟后,7.8公里外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门诊楼顶楼,送药无人机平稳落地。随后,10盒用于救治心脏骤停的应急药品被送入医院药库,宣告园区“低空物流+医药急送”应用场景首飞成功。
就在3天后,园区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一揽子”计划出台:《园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园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数字化空天地融合管理系统》正式发布;辖区首个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新盛里开园并公布了发展规划。这一套“组合拳”,让人看到了园区全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先导区的谋篇布局。
横跨一、二、三产,涉及低空设备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领域,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通过完善产业生态的“四梁八柱”,园区竞逐“低空”蓝海,抢占赛道风口,为低空经济“起飞”铺平跑道。
前瞻布局,是园区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现实选择,也是30年开发建设一以贯之的“园区经验”。十几年前,这里就前瞻性地布局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几年后,收获了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崛起了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苏州)核心区。这两年,随着新能源、大健康、ESG、低空经济等一批专项行动的实施,长于先发布局的园区又一次抢占新风口、布局新赛道。
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ESG白皮书、提请立项全国首个开发区ESG评价通则、率先建立区域ESG数字服务平台……以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为支点,将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落实在企业转型创新的每一步,园区逐步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这里力争集聚ESG企业超过400家,实现营收700亿元;到2030年,ESG企业数量、产业规模较2025年均实现翻倍。
三位一体交互递进完善创新闭环
经过30年的发展,园区产业基础扎实,创新要素集聚,正在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走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但对标“世界一流”,仍需打牢创新基础,增强创新引力,筑强共生体系。在迈向“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征程中,园区巧妙地扭住了教育、科技、人才三方的交汇点——高校院所,用三位一体的“未来视角”审视发展逻辑。
新教育培养新人才,新人才赋能新科技,新科技催生新动能,新动能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性作用。独墅湖畔,政府、33所中外知名院校和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数千家创新公司、风投等要素聚合,恰好形成了一套属于园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力量模型”:围绕产业需求,政府牵头引导高校培养产业人才,企业获得人才并在产教融合中加速技术创新。
6月中旬,《园区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正式发布。围绕做精人才引育、做实成果转化、做优创新生态三大方向,《计划》制定了九项任务,从一流学科建设、校企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提升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推动高校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细化目标。伴着《计划》的出炉,配套编制的《实施意见》十条具体举措同步亮相,用全局性谋划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
新质生产力呼唤全新的要素组合方式。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园区亮出了打通实验室到产业端的最新“玩法”:通过建设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江苏中心苏州分中心,打造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原创成果→概念验证→中试试验→规模生产”全链条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构建生物医药领域全国高校师生创业学习、联合研发、接轨市场的主要承载平台。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园区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精准对接中,把资源要素转化为孕育新质生产力最强“催化剂”。(记者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