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河一策、因河施策,根据黑臭河道的形成原因、所在位置、周边环境等等,立足长远,审慎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与措施,才是明智之举。
与阵痛式的雾霾污染、看不见的土壤污染相比,市民身边的黑臭河道无疑是最让人不堪忍受的环境问题。到2018年苏州将基本消除城镇建成区黑臭水体,这是政府向广大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要靠扎实的、具体的行动来实现。
前天召开的全市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传出消息:根据目标任务,今年全市计划整治黑臭水体40条,目前已有19条黑臭水体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不难看出,实现既定目标是有保障的。
江南水乡,苏州因水而名、因水而美。从上世纪90年代起,水污染防治就一直是苏州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让苏州的河水变清”,成为苏州百姓最强烈的生态诉求。与之相伴,各路水污染治理技术纷纷涌入,苏州事实上成为一个庞大的水污染治理技术竞技场。
河湖密布,水网发达,是苏州水环境的特点。水体有大有小,有开放式的,也有相对封闭的,对于水污染治理来说,难度自然也很大。譬如,有的技术对于园林中的小水面治理很有效,但是对于太湖这样的开放式大水面,就很难有起色;又如,有的技术对于相对封闭的小河浜治理很有效,不过对于水体流动性较强的水面,就不一定有太大成效;再如,生态浮床、栽种挺水植物、给水体增氧等等技术,都曾经在苏州的黑臭河道治理中被采用过。
那么,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黑臭河道治理,哪些技术是可以被采用的?那么多年的治理实践与探索,应当能给出明确
的答案。
从总体上来看,源头截污入网、干河清淤、定期换水、沟通水系、常态保洁等等,都属于黑臭河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真正能让河道走出治理——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的,应当是能够实现标本兼治、逐步修复河道生态机理的专业治理技术。
在具体操作方面,坚持一河一策、因河施策,根据黑臭河道的形成原因、所在位置、周边环境等等,立足长远,审慎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与措施,才是明智之举。
举例来说,对于地处城镇边缘、居民住宅分散、接管比较困难,主要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黑臭河道,如果空间条件允许,则不妨采用成熟的人工湿地技术来治理。如本报曾报道过的那家名叫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兼有源头控污与生态修复的技术,在相城、吴中、常熟等地已有成功运作的样板,可供考察和选择。至于其他类型的技术怎么样,则需要权威部门给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