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山来了野猴,先别着急心慌
怎么把握好互不打扰的这个“临界点”?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这个“临界点”应该是在维持一种平等、和谐、友爱关系的节点上,尊重生命、尊重社会,在道德和规则的范畴内和平共存。
一群灵活跃动的猴子,欢畅地奔跑在周边。想象中,这可真是一幅充满野趣的美好画面,但如果真的遇到呢?这好像就不是野趣这么单纯的事了。
最近,旺山出现了一群猴子。目击者称,早在前几年就偶尔发现有猴子的身影,而随着喂食的人越来越多,猴子似乎已经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一改过去见人就溜的习性,胆子越来越大,活动区域也越来越广。
各种担忧紧随而来。尽管置身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但今天的我们无比渴求着大自然的野趣,遇有节假,不惜长途跋涉,找寻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亲近的机会。但当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距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又都如叶公好龙般,“会不会被伤害”“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活”成了不少人关注的话题。
毕竟,猴性是促狭的、顽劣的,更何况还是野外生长的猴群,再加上此前沸沸扬扬的峨眉山猴患伤人事件,似乎担忧也属情理之中。但在以鹿闻名的日本奈良,有上千只野鹿在奈良城市广场上游走,没有围栏,没有圈养,这种人与动物能够和谐存在于一个现代都市的状态,又让人生出了些许期待:如果可以,我们的城市,能否也辟出一片类似的空间?
奈良的经验是,人与动物互不打扰。尽管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极为温顺的,但是该地的爱鹿协会还是在各处设立了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奈良公园的鹿属于野生动物,有时会攻击人,所以请注意安全。”其实也是在暗示游客,不要以粗暴的方式对待鹿,否则它们是不会客气的。而峨眉山的教训是,景区如果以赢利为目的,过度开发观猴项目及服务,以及游客不文明的喂食方式和观赏行为等,都会破坏人与动物原有的和谐共存。
那么,怎么把握好互不打扰的这个“临界点”呢?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这个“临界点”应该是在维持一种平等、和谐、友爱关系的节点上,尊重生命、尊重社会,在道德和规则的范畴内和平共存。就此来说,与其宣扬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大论调,不如在具体的规则和引导上下功夫。如是,野趣俯拾皆是,也就不用大老远去寻寻觅觅了。
□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