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数不多用偏方治愈的案例,很难用现代科学解释,还为偏方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这一神秘感无形中又坚定了病人跃跃欲试的侥幸心理。
近日,苏州高新区一名患有食道癌晚期的患者,因术后恢复差,听信偏方服用蟾蜍治癌,结果却躺进了医院抢救室。经抢救后,意识逐渐恢复。令他没想到的,这一份“抗癌偏方”蟾蜍汤却差点成了致命“毒药”!
“吃蟾蜍治癌”与流行于中老年人朋友圈的“生吃鱼胆能明目”“塞洋葱治耳病”“一日一片阿司匹林防中风”何其相似!在经历多重化疗的煎熬后,偏方成了癌症病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最后一搏。
这一侥幸心理的来源,是身边确实有人稀里糊涂“撞对了路”。那些为数不多用偏方治愈的案例,很难用现代科学解释,还为偏方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这一神秘感无形中又坚定了病人跃跃欲试的侥幸心理。
可绊住患者前往正规医院的只是这一丝侥幸心理吗?近年来,乱用偏方差点致命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看似荒诞,可为何这些偏方总是层出不穷,中老年人又屡次“中招”呢?
从表面上来看,“偏方”之所以有市场,是与民众科学素养的不足有关,缺乏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和社会常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也与求医无果的看病难有关。
解决这些问题,让权威的科普声音发出,才是防止类似荒唐的关键所在。
□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