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危险的认知是渐渐积累的,在这个过程中,应根据孩子不同的 年龄段特点、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相应的教育方式。
熊孩子又有了新故事。最近在昆山,一个独自在家的熊孩子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打着一把伞从5楼直接往下跳。万幸的是,在落到2楼时被电线杆之类的物体阻挡了一下之后,才坠落到地面上,经过抢救,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成人的眼光看,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啊!可是孩子就是孩子,在成人看来再明显不过的危险,孩子们就是不懂,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这也就是熊孩子们模仿影视动画片等悲剧一再发生的原因。
基于此,意外发生后,公众再次把讨伐的矛头指向了电视台和动画片的制作方。此前,有熊孩子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中情节,将同伴绑在树上烧伤的惨剧发生后,法院就判决点火孩子的父母和动画片制作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反观现在不少动画片里确实不乏暴力、低俗、恐怖的画面,而且模仿的悲剧一再发生,那么,影视作品涉及的责任、监管确实值得反思与警醒。
问题的关键是,为孩子的成长织就一张安全网,这还远远不够。除了动画片里面一些危险动作不能模仿外,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问题,比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危险不仅随处可见,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孩子对危险的认知是渐渐积累的,而成人作为守护者,有必要以多样的方式教会孩子们逐渐增强安全防范和保护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特点、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相应的教育方式。如何改变现有碎片化的、随机的儿童安全教育模式,进而形成保护孩子安全的合力,这当是一个大工程。
□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