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图书馆” 虽不如意 却不可缺
□王鲁青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素质都有所不同,并且人们的公德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培育。这就需要社会搭建一个提升公民道德意识的载体和平台,营造一个激励、引导公民形成高尚道德的氛围。
3年多前,苏州工业园区很多社区建立起“鸟巢图书馆”,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鸟巢图书馆”出现很多小问题:书籍堆放杂乱、破损,书中乱涂乱画的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些人借阅了一本图书,却不愿从家里拿一本书留下。
这些现象,很是熟悉。前几年,很多地方兴起“图书漂流”,就爆出图书遭受损坏,以及图书漂流站漂流出的书难漂回、阅读者拿走一本图书却不放下一本图书的事情。
对于这些现象,很多人都斥以“素质差、没有公德心”。的确,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不讲规则,占小便宜,心中没有他人,不懂得分享等。
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素质都有所不同,不可能整齐划一。人们的公德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培育。一方面,需要个人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搭建一个提升公民道德意识的载体和平台,营造一个激励、引导公民形成高尚道德的氛围。这几年,很多地方兴起的“图书漂流”,我市很多社区也推出“鸟巢图书馆”,还有许多的公益举措和公益活动,目的就是如此。
当然,这些公益举措效用各有参差,如何借此更有效地提升人们素质?这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譬如社区“鸟巢图书馆”,很多图书破损,书籍堆放混乱,不妨在“鸟巢”上注明温馨提示语,还可以“小手牵大手”,发动更多的小志愿者,进行劝解和引导。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地方都是文明环境、文明礼仪,‘丑人’也能放射出美的光辉”。在现实生活中,期待“图书漂流”和“鸟巢图书馆”这样的提升公民道德意识的载体和平台更多,并且进行创新,当社会中讲究公德意识和分享意识的氛围十分浓厚,很多人就可能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