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枇杷 尝出了不少新味道
农业就需要与生态、旅游、文化等其他要素融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交通拥堵说明人气旺,这是难得的资源,也是良好的机遇。“堵啊堵”问题的最终解决,应当还是要靠通盘考虑、管理创新。
□苏报评论员金根
碧螺春的余热尚未褪尽,枇杷又热得发烫,东西山的优质名牌农产品委实了得。但正如大明星的言行举止引人关注一样,有关东西山枇杷的种种新闻也容易触动人们的神经。粗略归纳一下,至少有这么几条:
一是立夏过后的5月11日,吃货们就注意到,东山的白玉枇杷上市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二是网单很多,果农却不敢接,因为鲜活农产品必须具有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强有力支撑,否则依靠“快递小哥”很难走得远。三是5月17日凌晨,东山果农的朋友圈里疯传一张照片——深夜的广场上,亮如白昼,人山人海,几辆快递车停在一旁。图片配文为“这不是菜市场,只是单纯寄个枇杷……”令果农们看完哭笑不得。四是接下来的几天里,传出消息,尽管是地产枇杷的大年,产量比上年要翻一番,但价格却比上年不跌反涨。五是5月19日,西山青种枇杷开采,上周末太湖大桥的交通拥堵程度超过了“小长假”,有媒体甚至打出了“枇杷熟了吃货全来了,东西山迎来‘全年第一堵’”这样的标题,足见应对“堵啊堵”必须出招了。
跳出头绪纷杂的枇杷新闻,再来审视一下如今的东西山枇杷及其相关问题,有不少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
第一,枇杷就是一种水果而已。东山的白玉枇杷、西山的青种枇杷为啥能具有如此之大的市场号召力?关键还是在于这是苏州的优质种质资源,加上特定的“一方水土”之功。从东西山枇杷这个实例上,不难看到,保护和培育地方优质农产品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乃至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分量都不容小觑。
第二,今年的东西山枇杷成功地冲破了“多收了三五斗”的魔咒,果农摆脱了“多啦多”增产不增收的循环,靠的是销售模式的创新、销售渠道的拓展。如果没有电商的深度参与,像今年产量翻番这种“大年”,就难免陷入价格下降的惯例。更别指望着价格逆袭了。不过目前来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短板,依然不能因此就忽
视。
第三,东西山枇杷采摘季到了,交通拥堵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农业就需要与生态、旅游、文化等其他要素融合,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交通拥堵说明人气旺,这是难得的资源,也是良好的机遇。
第四,采摘季东西山迎来“全年第一堵”,这个“堵啊堵”并不能完全寄托在太湖大桥全线通车上。从目前的拥堵状况不难判断,即使通行量加倍,也至多就是暂时缓解一下“堵情”而已。因此,“堵啊堵”问题的最终解决,应当还是要靠通盘考虑、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