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技能界的“高考” 点亮另一条人生路
□苏报评论员 望路
当下社会,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颠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主流人才观,技能成才已是一个重要途径。
前天,高考开考日。颇有意味的是,在高考考场之外,当天另一场“大考”——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苏州赛区同日登场。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中外技能高手,在苏州展开了一场同样激烈的技能“大比武”,给当下的职技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触动和思考。
苏州,这次和上海联合举办的国际性技能大赛,一方面突出了我市作为制造业重镇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窥见技能人才具有不凡的实力。尤其在当下不少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的背景下,这样的大赛,对于加大国际技能交流力度、引导青年人投身技能事业、弘扬“工匠精神”,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国际技能大赛,这不仅为正趋上升的职技教育添了把“火”,而且给进一步吸引年轻人钻研技能提出了新课题。正如上海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提出的“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口号那样,今后要激励年轻人能够传承技能高手的“火种”,刻苦钻研,努力成为胸怀绝技的时代工匠。当然,在引导更多年轻人自愿学技,还需要在政策倾斜和制度创新上有新突破,因为学习技能只有“安心”,才会“潜心”,优秀技能人才才会大量涌现。
改变学生的求学观念,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让现实来说话。当下社会,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颠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主流人才观,技能成才已是一个重要途径,技能学习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以前技能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如今已演变为技能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可以期待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形态和需求的变化,技能人才正越来越成为“强势群体”和“稀缺人才”,加入制造行业的年轻人照样可以从岗位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认同。
苏州在从制造业大市迈向制造业强市的过程中,亟须大量高技能人才。截至去年底,苏州拥有各类技能人才超过52.43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2.5%。虽然这样的比例不低,但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需要填补,进而为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期待这场与普通高考同日登场的技能界的“高考”,能被更多的人关注到、触动到,能点亮更多年轻人的人生路。这既需要社会对人才观念来次大的改变,也需要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更大的市场驱动力。这是一个互进的过程,但方向是确认的,那就是技能人才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