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高考 作文题里的 教育导向
□杨仲
高考作文能不能写好,不仅仅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它需要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高考第一天结束,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高考题目本身,每年都会引发不小的话题效应:各省高考作文难度系数被拿出来PK,一大批段子手在路上,饶有兴趣的人甚至按捺不住要亲自写一写同题作文,好不热闹!尽管,大多数人也都是轧个闹猛、看个热闹,不过好好梳理梳理高考作文题目,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启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体一个印象,那就是更加贴近现实。“一带一路”“共享单车”“广场舞”“移动支付”“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我看高考”,等等,都成为作文材料中给的关键词。如果说,这些聚焦的是大事件、大热点,以此考察学生知识面的话,那“人生要读三本大书”“重读长辈这部书”“合肥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之类的题目更侧重的是基于人生阅历的感性思考和价值积淀。很显然,这些题目要想写好,靠的不是死读书或者读死书。
某种程度上,高考作文能不能写好,不仅仅是一个写作技巧的问题,它需要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写作时有没有话可说,完全取决于平常的积累——对正在发生、已经发生、将要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方方面面的热点了解多少?对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有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此等等,关注习惯的养成、思考能力的提升、知识面的拓展,更多的功夫要在课堂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考作文越来越追踪现实是个好事,它能够倒逼教育方式的改变。可能在很多学校,在备战高考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苛,禁带手机、严禁触网,确保学生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习上,但事实是什么呢?知识并非来自狭义的书本,高考作文题目的包罗万象和更接地气都在指向一点:走进现实、走进生活,才会有所知、有所悟。希望越来越应景的高考作文题目能够进一步打开教育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