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品牌要善挖“街巷细节”
■文文
“七夕节”过去已有十多天,但在平江路附近的胡厢使桥畔举行七夕民俗文化风情节,由于影响不小,不少外地来苏旅游的年轻情侣还专门慕名前往观赏,形成桥因节而扬名,节因桥而精彩。
这座胡厢使桥比较古老,宋代的《平江图》上就有该桥。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桥,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为苏州古城里七座石拱桥之一。这座桥有两个很有趣的桥名,志书上一般都还是采用宋代的桥名:胡厢使桥。但通常人们口头的桥名是谐音的“胡相思桥”。这两桥名都有来历。宋代的桥名取处理治安和民间纠纷的一种官职,还可见这个官职不大但挺派用场,说明古今民间纠纷都是需要有人来做“老娘舅”调解的。至于后来的“胡相思桥”,据《吴县志》记载为“胡厢使桥俗名胡相思桥”,相传是因明末时一个凄楚爱情故事,居住在此的归姓人家小姐殉情跳井,才被市民改称为胡相思桥,连桥前的胡厢使桥巷老苏州们也习惯称之为“胡相思巷”,桥身上也勒石雕刻有“重建胡相思桥”字样,足见俗名也是通用的。
如此一来,就要为这个“七夕节”选点的精当而击节赞叹。再美妙的爱情,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船搁浅了,就应该有人来调节,这个调节就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再从俗桥名看去,寓意大约就是爱情不要走极端,不要过于胡思乱想,走火入魔。这座桥,几乎就可与传说中的天上鹊桥媲美。
这样一来,这个节日的选点,就比许多牵强的“硬装斧头把”高明了很多,比那些捕风捉影的所谓的某某故居,要有价值得多。据悉,举办活动的平江街道,还将继续围绕这一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七夕节”,打造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既顺应天时,又选好了地利,再加上人和,取得成功也就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