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
中学生运动会纪录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长跑改短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
其实,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虽然,好动不等于运动,但环视现实,连任意撒欢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缺乏,那何谈更加专业的运动呢!好日子没有养出好体质,说到底,就是因为“圈养”得太多,当然这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上讲,今天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社会也比以往多了各种安全隐患,所以家长容易产生一种普遍的焦虑——怕孩子受到伤害,生怕他们磕着碰着了。过度紧张、过度保护,让孩子少有疯玩、疯动的可能。不仅如此,家长的这种紧张情绪包括较真劲,还会传导给学校。很多学校为了防止校园发生安全意外,也严格设定活动区域、活动内容,甚至会禁止课间操场活动。
一方面,主观上,为了规避可能的安全隐患,把孩子“圈养”起来;另一方面,客观上,沉重的功课负担和补习负荷,也大大挤压了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不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拔腿撒欢,远离操场,远离户外,成天坐在教室或家里,耐力和爆发力又怎么可能好?所以,孩子体质变差,家长、学校和教育体制都撇不了各自的责任。
健康的体魄才是一切的根本。好日子养出弱孩子,这种尴尬理应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原因大体找到了,那关键是如何去破局。对照着原因,无非也是三个方向:一是,家长缓解焦虑,多带孩子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二是,学校克服“懒政”思维,做好运动防护,多让孩子在操场上运动玩耍;三是,教育设计要真正把减负进行到底、进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