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公寓房”,阳澄湖大闸蟹能否“爬”得更远?
□金 根
其实,打开这个问号的关键,更在于阳澄湖大闸蟹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像相城区探索的工厂化集成养蟹方法,既有技术含量,又有现实效果。像这样的尝试多一些,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之忧、品牌之忧,便不存在了。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阳澄湖大闸蟹撩人食欲的季节。
与很多人关心几时开捕一样,还有一条新闻也广受吃货们关注:
在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住进了6层“公寓房”,每只蟹两个标准间,房间保持恒温,还有活水供应。这种工厂化集成养蟹方法,其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的28倍以上,已申请了4项国家专利。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创造性地建立了河蟹养殖新方式,拓展了河蟹养殖新空间,提升了河蟹养殖新技术,属于国内首创。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规模、生产产量有望大幅增加,进而品质提升,价格下降呢?
近年来,大力修复、提高阳澄湖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行动不断升级,阳澄湖大闸蟹的网围养殖面积的逐步压缩,特别是为了确保阳澄湖的水环境质量达到备用水源地的要求,网围养殖面积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减少。这样一来,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效应会不会因此削弱呢?
其实,打开这个问号的关键,更在于阳澄湖大闸蟹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像相城区探索的工厂化集成养蟹方法,既有技术含量,又有现实效果。像这样的尝试多一些,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之忧、品牌之忧,便不存在了。事实也早已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为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规模与产量能够基本保持稳定?这与基层创造性的探索实践是分不开的。譬如,在围网养殖的基础上,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新增加了两种方式:一是在6万亩左右水域进行封闭式人工放养;二是在8万亩敞开性水域进行人工放流。这两种养殖方式都不允许渔民投饵料,大闸蟹的生长完全依靠天然饵料。通过规范管理,目前年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000吨左右,蟹的质量以及规格进一步提高。
阳澄湖大闸蟹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号召力的超级品牌,业已形成了年效益100亿元左右的产业链,带动了周边地区旅游餐饮、休闲度假、招商引资以及农副业等相关产业,惠及万户千家,助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待住进“公寓房”之后,阳澄湖大闸蟹“爬”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