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裕与文明同行 筑就美丽宜居名城
□苏报评论员
“城,所以盛民也。”人们聚集到城市,从来就是为了拥有美好宜居的生活空间。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自古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无疑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如何探索和引领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道路?省委书记李强特别指出,苏州要“突出城乡建设,打造人间新天堂”。对照省委的要求,苏州在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的探索实践中,态度鲜明,目标清晰,就是要把苏州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
建设美丽宜居名城,就必须高水平、高品位推进城乡建设。这就需要我们点亮和谐共生的城市智慧,继续施展好“双面绣”的绝活。一方面,要全面展示苏州城市之美。延续古城的粉墙黛瓦、历史风韵,提升新城区的功能规划、
建设水平,精心打造城市特色,用心琢磨城市细节。同时,要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方式变革。 另一方面,要彰显江南水乡的生态韵味。抓紧抓实“263”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沿江化工整治、太湖治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河道等治理,做足水文章,修复水生态。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抓好“四个百万亩”工程,永久再现鱼米之乡的特色风貌,通过强化协调联动,加快形成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
建设美丽宜居名城,富裕和文明必须同行。苏州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历来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追求。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获得感强不强、满意度高不高作为评价“富民”的标准,强化富民导向,创新富民举措,夯实富民成果。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质量;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因地制宜地增加养老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高标准供给;要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帮困力度,针对全市7.2万困难群众,建立“一户一档一策”机制,优化扶贫资金资助方式,完善就业促进政策,精准帮扶每一个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全力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富而“有礼”,这才是一座美丽宜居名城的文明风范。因此,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着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让文明成为城市的一种气质和一道风景,真正形成一流的政务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使苏州成为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首选之地。
马可·波罗曾惊叹“苏州城漂亮得惊人”。而在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新近公布的“2017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苏州排全球第72名,蝉联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透过一份份古今榜单,当然能够读出对苏州的肯定,但更多的还应该是一份提醒和激励:苏州应以国际知名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让苏州能与全球最美最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相媲美,让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被美丽宜居的苏州吸引,来这里生活工作、创新创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建设富裕文明的美丽宜居名城,既是苏州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实之举。已经再出发的苏州,定能为美丽中国贡献一幅精美绝伦的现代“姑苏繁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