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这样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器晚成不是没有,只是概率不及从小培养的高。
“昆曲之乡”千灯镇小昆班的孩子们,以“雏凤清于老凤声”之态,相继在国内昆曲比赛中折桂问鼎,这是让诸多心系“非遗”的长者们深感快慰的喜讯。千灯镇利用小学的“昆曲从娃娃抓起”策略,是成功的,是遵循艺术本身规律的好办法。
学艺术需要天分,有先天才华再加上后天的培养,才会如虎添翼。昆曲艺术自被列入首批“非遗”以来,文化界在抢救发掘剧目、选拔栽培人才、普及培养观众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其中,一批老艺人自发地传帮教,进入小学校,发现好苗子,从小培养其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兴趣,
孜孜以求,功不可没。相对于苏州市区一些小学的昆曲班,昆山千灯镇的小学规模大、步子快,效果也最好。他们舍得投入,“通过人才走出去引进来”,从外省引进天分过人的孩子,让他们来到“昆曲的外婆家”,从方言的把握,从氛围的熏陶,让孩子们都得到了最适合成长的条件,优秀的种子就此发芽。
学艺术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这样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器晚成不是没有,只是概率不及从小培养的高。在千灯学昆曲的孩子,小学课程外,还能够共同接触画昆谱、诵昆谣、练昆操、跳昆舞、演昆曲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对昆曲的兴趣居然大于对电子游戏的兴趣,加上天分原本出色,好苗子之间互相激励和促进,脱颖而出的时间和空间,自然大大优于个人奋斗。
昆曲艺术是这样,别的艺术门类,应该也可以从千灯的成功做法中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