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小朋友最开心的恐怕就是可以收到礼物了,其中,玩具不可少。说到今天的玩具,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到要让小朋友陷入“选择综合征”。不得不说,今天的孩子很幸福:可选的玩具这么多,而且想要什么玩具也总容易被满足。但是,也能看到一种尴尬:再贵的玩具,买到手玩两下便束之高阁,没了热情了;尽管有一大堆玩具相伴,但一旦没有手机、游戏之类,小孩子很容易感到百无聊赖,不知道玩什么或者怎么玩了?
就在最近,家住北浩弄的孙阿姨到社区给邻居展示她的玩具“百宝箱”:一根红线,可以玩“挑绷绷”;一根线的两头各系一枚铜钱,可以玩“双圈划”……小时候爷爷奶奶教她玩,现在她教孙子玩,一起切磋“游戏经”。显然,这些老式玩具太简陋,但给孙阿姨和她孙子所带来的乐趣显而易见。这种对比,其实可以给我们反思。
可以说,老式玩具“走心”是有道理的。首先,老式玩具大多数是自己找材料、自己动脑筋,说白了,就是自己想着法子来玩,把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手中的玩具,这种参与感本身就有味。其次,老式玩具、老式玩法,无论是手把手教还是一起切磋一起玩儿,游戏的过程往往是亲子互动的时光,玩耍与陪伴的融合让玩具和玩的过程更具有温度,而这恰恰也是快乐的源泉。所以,反观今天的玩具,除了因为生活中不再稀缺,也因为少了那种全程的参与而少了内心的激动;而在今天,也恰恰是因为玩具太多,以至于很多父母理所当然地在一起玩耍中缺位,让玩具代替了本尊的陪伴,这也是孩子们不能从玩具中持续找到乐趣的原因。没人教自己如何变着花样玩,也没有从中感受到玩的乐趣,慢慢地小孩子就变得不会跟自己玩了,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玩无力”。
所以,趁着孩子们的节日,呼吁广大家长转变一种认识:与其买买买,不如重拾从前的老式玩法,与孩子一起去动脑筋,去寻找玩的载体,去切磋“游戏经”,用参与和互动来感受玩具、玩耍和陪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