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商务部组织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评比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获得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人力资源指标体系在全国经开区中位于前列。
但与此同时,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我国正处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东西部劳动力“迁徙”的过程之中,人力资源供需以及人力资源的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如何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园区将面临全新的考题。
8月17日,园区召开人力资源发展工作推进会,对人力资源服务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落实新部署。
“一查”、“一库、一池、两联盟”
积极应对人口红利消退挑战
园区和其他国家级开发区一样,正面临着人口红利优势消退、劳动力供给短缺的困境。2017年以来,园区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部分大型企业订单增加,用工需求处于高位运行,园区人力资源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也越来越明显。
求人倍率(市场需求人数/求职人数)是衡量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标准,2015年,园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总数为71万人,求职总数为145万人,求人倍率0.49;2016年求人倍率为0.72;2017年求人倍率增至0.99,2018年1-6月,园区求人倍率已迅速飙升至1.31,是去年同期的1.8倍。
针对这一现状,园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各功能板块,对企业招工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查”、建立了“一库、一池、两联盟”,切实缓解了用工难。
“一查”即重点检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用工单位索取高额费用以及向求职者返费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一库”即建立园区招工困难企业信息库。定期对200人以上制造业企业和园区领导定期联系企业进行逐户调查,了解掌握企业缺工岗位、要求、人数、时间、薪资等信息,并进行动态更新。“一池”是建立人力资源“蓄水池”。“两联盟”即建立“中介机构行业自律联盟”和“企业招工不返费联盟”。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园区人力资源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园区所有149家职业中介机构均加入了“中介机构行业自律联盟”,93%的重点缺工企业加入了“企业招工不返费联盟”。目前,“蓄水池”内已有人员2.2万余人,缺工的重点企业通过“蓄水池”已部分或者全部实现招工需求。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0月开园
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成为必然。
园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2000年起步,经多年发展,产业链已日渐完备,已成为园区重要的新兴服务业之一。目前园区正常经营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分支机构)149家,服务范围及产品已从早期的职介、派遣等低端密集型业务,发展到如今包涵网络招聘、服务外包、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综合咨询、高端猎头、软件开发等业务的综合人力资源服务。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助推园区产业经济创新发展和升级再造,2017年4月,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制定了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园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目前,产业园项目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3月19日,顺利举行了产业园揭牌签约仪式,计划10月份举行产业园开园仪式。招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产业园已累计签约49家人力资源企业。其中,全球百强3家,大中华区百强5家。签约的49家企业已入库税收8424万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到2020年,逐步打造成为区域性的开放度高、创新性强的“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地”。
加快优化升级
形成合力推动“系统工程”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如何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发展工作推进会要求,园区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合力,统筹推进,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共同推进园区人力资源健康发展,为园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贡献力量。
会议指出加快人力资源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今年下半年园区人力资源服务的一大重点。
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将积极研究园区新兴产业与创新经济的用人特点,围绕发展目标制定优化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促进人力资源与产业创新和谐发展。
其次,将拓宽供需对接渠道,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匹配。面对用工紧张局面将继续延续的局面,园区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招工困难重点企业与园区(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对接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招工解决方案,全方位解决重点企业对一线操作工的缺工需求。此外,将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劳务输入基地,加强与中西部劳务输出地人社部门和职业院校的合作。
再次,还将加大执法规范力度,促进人力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针对企业招聘本地人员相对稳定的特点,加大对园区户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企业,鼓励厂内办学,推行新型学徒制,满足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苏报融媒记者 施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