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松
最近几天,家住姑苏区沧浪街道桂花新村74幢的居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自家的“家门”大变样,原本开裂的墙面被重新粉刷,挂上了家风家训宣传牌;乱停乱放的电动车不见了,摆上了桌椅板凳和绿植;居民们的照片也贴满了展示墙……在热心居民张利亚的带领下,居民们化身楼道的主人,用心打扮公共的“家”,并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左邻右舍提供“专业帮助”,形成楼道互助“微循环”。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改造,74幢西单元楼道一改往日“脏乱差黑”的形象,华丽转身,为居民带来阵阵温情暖流。
十余平方米楼道过厅成公共客厅
桂花新村建于21世纪初,是个典型的老新村。经过近20年的时间,小区大部分楼道已经呈现出斑驳的岁月痕迹。而走进74幢西单元楼道,所见的景象却让人眼前一亮。
推开楼道门,以“心系邻里,温暖桂花”为主题的“崇善楼道”被打造得别具特色。在靠近西面的角落里,一张圆桌上摆着杂志、报纸,四张桌椅旁依靠着大大的绿植,简单的布置将一个议事角打造得小而温馨,宛如家中的客厅。
目光一转,在议事角对面,楼道管理责任表根据楼层为居民“排班”,让每一户家庭轮流“当家做主”,成为楼道的主人,负责楼道日常管理。而与责任表紧挨的是居民照片组成的形象展示墙,营造出浓浓的温情。
穿过楼道过厅,走上楼梯,每一个拐角处都放置着一个满满当当的便民箱。手电筒、花露水、创口贴、止血绷带……各式各样的应急小物件、小工具让居民日常生活变得方便了不少。而在每家每户家门口,一盆盆绿植也将楼道装点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居民还自发把自家的小工具放到便民箱里共享,绿植也是大家集资买的,比打造自己的家还用心。”居民梁百顺笑着说。
带头组织楼道改造, 七旬老太成了领头人
原本“脏乱差黑”的楼道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起背后的“领头人”,大家纷纷伸出大拇指,为居民小组长张利亚点赞。
今年77岁的张利亚是桂花新村的老居民了,在此居住了近20年的她自某小学退休后,一直热心帮助左右邻居,在这次楼道改造过程中,她带领着大家,一步步将楼道打造出“家”的模样。“自去年姑苏区启动‘我的楼道我的家’——建设百千万美丽楼道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不少老小区内的楼道都焕然一新。没想到今年8月初,我们小区也有了建设美丽楼道的计划,我得抓住这个机会,让左邻右舍也享受到这个‘福利’。”张利亚说。为了在众多待选楼道中脱颖而出,楼道里每一户居民的意见都至关重要。为此,张利亚挨家挨户地敲门,将打造美丽楼道的好处说给邻居们听,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她又在社区和居民之间反复协调,统筹居民意见、攻克重重难关,最终让桂花新村美丽楼道打造计划落地74幢西单元,抓住了这个“华丽转身”的机会。
看着张利亚跑前跑后的忙活,邻居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在两天的时间里,居民主动将74幢西单元楼道过厅里的10多辆电动车、婴儿车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为接下来的美丽楼道打造腾出空间。“楼道改造并不仅仅惠及一家,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好的楼道环境,自然每一户居民都要加入进来,共同为公共客厅出力。”居民张惠仙说。
人人化身楼道长形 成互助“微循环”
楼道清空了,接下来如何打造才能集美观和居民需求于一体?在张利亚的带头下,邻居们坐在一起,谋划更加详细的改造方案。“设置便民箱,最好有垃圾回收箱……”“雨伞悬挂处,绿植养护责任制……”通过一个礼拜的商议,美丽楼道打造正式动工。
将原本破损的墙体刷白是改造第一步。当天,74幢西单元全体居民纷纷走出家门,自发加入刷墙大军,连平时很少见到的年轻人,也不忘出一份力。“黄阿姨的儿子平时工作忙,当天好不容易休息,还特意端来凳子,去刷高处的墙壁。孩子们也动手参与,整个楼道喜气洋洋。”梁百顺说。出力还不够,居民们还商量着出资为自家楼道添点绿植。买来好看的花架,摆上绿油油的植物、桌椅、书籍,再在社区的帮助下,将楼道打造过程中的居民风采展示在墙壁上。张利亚说:“大家合力打造楼道,就像布置自己的家一样温馨。”
此外,身为退休教师的张利亚还提议,将每一户居民的“专业”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起来。“如今74幢西单元里的居民大多退休在家,这些居民时间多、热心肠,根据每家的特色,将每个人的资源重新利用,形成互帮互助的‘微循环’。”张利亚说。按照这个思路,每户居民家门上都多了一张牌,标注着自家可提供的服务范围。“园丁之家”“睦邻之家”“慈孝之家”……有了标牌,谁家存在什么问题、可以提供什么帮助,都可以一目了然。“我们楼道有6户人家,互帮互助一直是我们楼道的风气。经过这次楼道改造,不仅楼道变美了,我们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这也是楼道取名‘崇善楼道’的原因。”张利亚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