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可喜的是,“互联网+”、智慧农业在苏州农村已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出现在了生产现场。
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业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迈过去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如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家庭农场等;另一方面是生产效率的改变,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如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农业等。
以“四个百万亩”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截至目前,苏州农业的“小生产”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半,全市90%以上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9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流转,流转土地中有90%以上流转到村集体。可以说,三个“90%以上”支撑起了苏州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短板也正在不断得到补齐。2018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29%,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7%,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全省“最美农机合作社”“最美农机手”评比中,苏州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两名机手成功当选,充分展现了苏州的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
更为可喜的是,互联网+”、“智慧农业在苏州农村已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以相城区为例,近年来在智慧农业和农业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区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水平近20%,覆盖面积1.2万亩以上,拥有江苏省“智能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4个;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特色产品大闸蟹和珍珠进行网络销售,促进相城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苏州还涌现出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苏州市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成为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企业);江苏鸿逸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农牧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企业)。今年夏收夏种期间,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出现在了生产现场。(苏报融媒评论员 吴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