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珏
“要不是朱主任,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两个小可爱,享受这般天伦之乐。”昨天,澳籍华人桑妮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看望曾为她做手术的妇产科主任朱维培。在孩子出生后,这是桑妮第一次回到中国,不忘赶来与苏州医生中秋团聚,续写这段跨洋医患情。
“当你还是一枚‘胚胎’,我们就见过面了”
“舅舅!”4岁半的女孩瑞瑞,一进门就和朱维培医生来了个热情拥抱,一口一个“舅舅”,哪里像“首次碰面”。事实上,两人不仅已是多年“网友”,朱维培第一次见到瑞瑞时,她甚至只是显微镜下一枚小小的“胚胎”。
瑞瑞是桑妮的大女儿,非常来之不易。2014年,当时33岁的桑妮因为不孕在澳大利亚做了第一次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当地医生本想通过腔镜看看子宫的形态,但屡次检查都无法进入宫腔,便放弃了宫腔镜操作。2017年,桑妮找到堪培拉知名妇科专家,希望尝试试管婴儿。第一次冻胎植入未成功,宫腔镜检查也再次失败了。
手术医生告知桑妮,其宫腔内形态异常,可能存在“假道”。也就是说,宫腔内存在子宫纵隔或粘连严重,形成了一处假的通道;当宫腔镜检查从该通道进入所谓的“宫腔”,但它与真正的宫腔并不相通,所以无法见到真正的宫腔形态及双侧输卵管开口。澳大利亚医生三次手术都没能进入宫腔,桑妮情绪濒临崩溃。
苏州是桑妮的出生地。在家人和朋友的安慰下,她决定回到故乡寻求帮助。经多方询问,她得知苏大附二院妇产科主任朱维培有着丰富的宫腔镜手术经验,便挂号前往。朱维培仔细看诊后,为她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
2018年1月,在麻醉科、手术室等配合下,朱维培团队为桑妮实施了腹腔镜检查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同时应患者生育要求,进行了宫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用3倍时间手术探寻,终让宫腔豁然开朗
对6年前的那场手术,朱维培记忆犹新。
“桑妮当时未曾生育,虽然术前已进行药物治疗,宫颈内口依然比较紧,术中扩宫困难,需要一定耐心。”朱维培回忆道。经细心操作,宫颈终于扩张了,宫腔镜才得以慢慢进入“宫腔”。仔细观察后,朱维培发现并无明显子宫内膜样的形态,判断此病变应为“假道”,长约7cm。
由于粘连比较严重,真正的宫腔入口极其隐蔽,难以寻找。继续观察后,在颈体上发现一颜色稍深的微小印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朱维培判断此为真正的宫腔入口。
再通过一系列抽丝剥茧,才发现了真正的子宫内膜。继续切开部分“假道”,缓慢向前移动宫腔镜,完整的宫腔豁然开朗,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雀跃。随后,朱维培开展了宫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把原来闭塞的右侧输卵管疏通开,方便桑妮回澳大利亚后进行冻胎移植。
朱维培告诉记者,平时开展宫腔镜手术仅需半小时,但那次手术因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团队用了整整3倍时间,终于顺利完成。
医患纵跨南北半球,中秋相聚实现多年心愿
为帮助桑妮回澳继续治疗,朱维培提供了部分手术视频,方便澳大利亚医生掌握病因。当地医生看后,连道中国医生“Amazing”。一场纵跨南北半球的妇产科业务交流开启。
在澳大利亚冻胎移植期间,由于胚胎质量问题,桑妮求孕也非一帆风顺。2019年初,她再次求助朱维培,调理修复宫内环境。当时,桑妮冷冻的受精卵仅剩最后两枚了,而其中一枚就是小瑞瑞。
2019年年中,桑妮得知朱维培要到澳洲出差,便邀请他一起观摩指导冻胎移植手术。朱维培抵澳后,与当地专家开展病情探讨。也就是在那时,朱维培第一次见到了尚处在“胚胎”形态的小瑞瑞。他把移植路径画在图纸上,以供手术医生参考。在双方协同努力下,手术很成功,桑妮终于成功怀孕。2020年3月,她诞下了大女儿瑞瑞。值得一提的是,此后不到两年,42岁高龄的桑妮还自然受孕,喜得二宝,一女一子凑成“好”。
“因为门诊患者数量多,朱主任看病时话不多,但句句都能点到问题、给出方案。正是这样沉稳严谨的仁心仁术,让我不远万里也要到苏州治疗。”在桑妮看来,朱维培更像一位“远在故乡的哥哥”,平时总牵记着这位医生,为她全家带来了眼前的幸福生活。
此次回到故乡过中秋,她第一时间带着宝宝来到医院,实现了当面感谢朱维培团队的愿望。“我还特地带来了一封中英文手写信,但也道不尽我们这6年来的医患情谊。”桑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