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袁 艺 宋洁婷 祁海琳 蔡 清 徐靖怡
“人人皆能成才,人人皆尽其才。”近年来,苏州各职业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内涵不断提升,特色日益彰显。一届届优秀毕业生或是从专业出发,实现人生“逆袭”,又或是坚持以技能竞赛精进技艺、磨砺匠心……他们的故事成为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大专生到高校教师 他朝着梦想奔跑
从一名普通的大专生到博士生,再到高校教师,张桂冠用他的坚韧和勤奋书写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
2010年,张桂冠考入苏州市职业大学,就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校完备的实训车间、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他对机械制造的兴趣更加浓厚。“我始终牢记学校‘勤勇忠信’的校训,将勤奋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张桂冠回忆道。
2012年,张桂冠通过专转本考试成功升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随后,他以超国家线60分的成绩考上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18年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
读博期间,张桂冠在超低温辅助微磨料气射流加工实验中表现出色。实验过程中需要依靠液氮冷却来保证工件的加工温度,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冻伤。张桂冠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开始前反复演练,确保实验过程零失误。正是这份胆识、精准和毅力,让他在学术上不断突破。
截至目前,张桂冠已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8个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机械制造领域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二十余篇,并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2022年,张桂冠进入山东理工大学任教,目前担任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及先进制造及高端装备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唯有勤奋,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采访中,张桂冠谈道,无论身处何地,取得何种成就,他始终铭记着自己在苏州市职业大学的那段求学时光。
从“学渣”到痴迷科研 他跻身院士课题组
“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一定会在某一天让你看见坚持的意义。”吕申杰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历程。
2012年7月,中考的失利使吕申杰无缘普通高中。招生老师的一句“读单招班一样也能考大学”让他坚定地选择了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踏上通过技能高考实现大学梦的征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吕申杰以出色成绩考入江苏理工学院。
“走出常熟,步入大学,仿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大学知识,在教室、宿舍、自习室、实验室,熬夜研读专业书籍,进行化工实验,参加技能大赛,并获第二届全国化工技能大赛华东赛区仿真单项奖等荣誉。
采访中,吕申杰告诉记者,曾因自己是中职生有些自卑,但进入南京林业大学读研后,他发现职校所学技能大有用处,他的动手实践能力强于其他同学。于是,他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准专业论文。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让潜心科研的梦想种子在心底深深扎根。
吕申杰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回忆起学生时代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不断收获研究成果的喜悦,他更钟情这样的生活。2024年3月,吕申杰毅然舍弃现有的优厚工作条件和待遇,进入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加入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的课题组,攻读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业博士学位。
从懵懂青涩到信念笃定,吕申杰持续蜕变成长。他的成功经历是“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迈向“大有作为”的生动写照。他说,期望所有怀揣梦想的同学,都能脚踏实地且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苏农走进北大 九载拼搏拨云见日
“我永远相信不经历风雨,看不到彩虹;不经历逆境与挫折,不可能有所收获。”从苏农走进北大,乔映南用9年的时间实现人生的“蝶变”。
2014年的夏天,乔映南考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3+2)专业。就读期间,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各项成绩名列前茅。在苏州科技大学学习期间,他延续苏农的优良学风,继续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将基础打实、打深。
在毕业的分岔路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研。2019年,乔映南考入苏州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在我看来,大学生向研究生的实质转变,就在于要由学习型迅速转入科研创新型。”乔映南近乎天天泡在实验室,春节假期大多也在实验室中度过。
他在实验中不断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相连性,发表了多篇SCI论文。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鉴于各方面优异的表现,2021年,乔映南以全院硕、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并同时获“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同年又成为“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申博综合考核,于2022年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录取为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在科研和人生成长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比比皆是,我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要用乐观主义心态,积极面对现实,不畏困难、不怕挫折,唯有如此才能攻坚克难、冲破云雾、获得成果。”乔映南说。
从职校走向企业 实现钢铁行业冠军梦
蒋海愉,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行车工和起重机械操作工程师,张家港市“蒋海愉天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办人,2024年全国第十一届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项目竞赛全国第一名。总结她从职校生到全国第一的“逆袭”经验,她说,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好好学习。老话说的都是对的,活到老,学到老!”
2005年,蒋海愉进入了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的校企合作沙钢班学习,就读电气控制与自动化专业。三年在校学习和在学校实训基地长期训练为她打下了坚实的机械和电气学的基础。2008年,她进入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起重机械操作工。
蒋海愉多次参加过国家、省、市级的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夺得过市级和省级的冠军。在今年全国第十一届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备赛期间,本来大家以为在11分钟内完成9个吊钢砣坐酒瓶、酒杯项目几乎不可能,但是蒋海愉硬是做到了7分钟完成9个坐砣,创下了所有参训人员的最高成绩纪录。最终,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和不断练习,她实现了钢铁行业的“奥林匹克”冠军梦,问鼎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赛项。
2019年,蒋海愉还创立了张家港市“蒋海愉天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每月开展培训,今年已为公司培训550人。
从普通职校生到钢铁行业全国冠军,问及蒋海愉的经验,她回答得很干脆:“就是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我们这一行讲‘大国工匠’,讲‘匠心’,这些都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不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