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动手搭建园林模型。记者 凌欣炜摄
本报讯(记者 凌欣炜)从一块块零散的木板到蜿蜒的云墙,从一簇簇干化的刺梨、芦苇秆到绿意盎然的庭院,这个暑期,一场关于园林古建营造的探索之旅在苏城上演。苏州市园林和绿化(林业)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和国际交流中心,推出“园林古建筑模型课堂”暑期实践活动,邀请孩子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的微缩世界,体验古建营造技艺的精妙之处。
“苏州园林起源于什么时期?海棠门有什么寓意?云墙、月洞门、回廊的营造技巧是什么?园林中的亭桥有什么作用?”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古建模型研究专家邵凯将苏州园林古建筑构造一一“拆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生动的案例,为大家普及“以小见大”的造园理念和苏州园林典故。同时手把手带领孩子们切割、拼接木材,“种植”花木、营造水景,让大家在玩乐中打造一座自己心中的园林。不光是体验园林古建营造,邵凯还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课堂。比如在制作亭子时,他会结合诗句、书法、戏曲知识,讲解亭子在不同艺术中的运用、古人如何用亭子来表达情感等。
今年12岁的徐鹏钦从小学开始就加入了学校模型社团,对模型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园林古建模型,觉得特别新奇。“以前虽然经常逛园林,但是对园林的构造并不了解,这次通过自己动手搭建,让我更直观地体会到古代建园者的聪明才智。”他说。
据了解,苏州园林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项目旨在通过课堂、讲座、沙龙、研学、读书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园林美学、传承园林技艺、提高审美素养、守护绿水青山,满足群众对家门口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