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雯)秋风起,蟹脚痒,每年秋收时节,螃蟹黄满膏肥,便是品尝蟹肉的最佳时机。9月25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一年中吃蟹的黄金季也到了。
自先秦起,就有吃蟹的记录,历朝历代也不乏吃蟹的高手,隋炀帝以蟹为“食品第一”,皮日休为“诗人咏蟹第一人”,张岱、李渔、袁枚,则是公认的吃蟹界的翘楚。从《周礼》有天子食蟹记载之后,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中国人吃螃蟹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从古至今,蟹的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文人墨客更是为之痴迷,咏唱、入菜、入诗、入画,形成江南文化中特有的苏州蟹文化。不少画家还将其绘之以画,倾之以情,或墨色淋漓,或浓淡相宜,诉说着文人的得意与失意,讽刺与自嘲,也为人们品味蟹之余平添了几分韵味。
明代绘画大师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画蟹也有其独到之处。在他的《郭索图》中,画中螃蟹以淡墨、焦墨、浓墨勾画晕染,活脱脱一只清水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便跃然纸上,画中螃蟹U形的鼻子、倒U形的嘴巴,却构成了一张愁闷的苦瓜脸。观摩画中的题诗,不难发现沈周的心思:“漷漷索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
“漷漷索索”,即郭索,指螃蟹,或螃蟹爬行的声音。“草缚”二字,说明画中夹住稻草的螃蟹,其实是被稻草捆住的,所以才会撇着嘴,沮丧得就要哭了,只能用钳子夹着稻草的一端撒气。原来是螃蟹夜困浅沙,动弹不得,沈周看出它的委屈,心生恻隐,不忍把它再捆起来,而是画了一根救命稻草,让它抓着。
而在沈周另一幅蟹图《稻香蟹肥图》中,水边的螃蟹已被人用稻草捆住,与《郭索图》中的螃蟹相比,《稻香蟹肥图》中的被捆得更紧,但不再是楚楚可怜的哭蟹,所以也就没那么令人疼爱。
而在众多的画蟹作品中,蟹用双螯钳夹一根芦苇的形象,成了一款经典造型,沈周的蟹图也不例外,该形象取其谐音“二夹传芦”寓意“二甲传胪”,是古代读书人对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美好祈愿。
沈周将螃蟹称为“郭索”,主要跟吴语发音有关,螃蟹行走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古吴语中,这种唏唏的声音就叫“郭索”,人们就以螃蟹爬行的声音为其命名,也就是“郭索”。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代扬雄的《太玄锐》中,后来在宋代高似孙的《蟹略》中,也提到“郭索”,形容螃蟹爬行时发出的“郭索郭索”声。
“酒醉菊黄蟹正肥”,无论是吃蟹还是赏菊,对于在阳澄湖畔长大的沈周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美事。除了画画,沈周还喜爱观察螃蟹,研究怎样吃螃蟹最美味,还留下“莫怪老夫出手狠,卸甲开膛膏腴凝,三两香醪难醉我,金秋食蟹正当令”的诗句。传说他经常用墨汁调以糯米为饲料,经过反复试验,使蟹的味道鲜美,个头变大,蟹肉肥而不腻,蟹黄增多,成为美食极品,众乡亲也纷纷跟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