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执竞)“山塘居易开,民众踏歌来。千载文儒雅,龙翔卧虎才。”山塘街140号,一处粉墙黛瓦的小楼内外,国庆假期往来游人络绎不绝,店内不少文房雅玩、文创纪念品都深受欢迎,其中一套《诗画山塘》水乡诗画系列颇具特色,阊门、普济桥、古戏台、北寺塔、寻根码头……配上自创的山塘诗歌,让烟雨朦胧中的一处处梦幻景象,成为这个国庆山塘的“人气”产品。
这个文创产品系列是山塘街画家江野自主开发的,它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诗画山塘》。江野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的套色水乡版画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创作队伍,并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作品还走出国门,曾一度成为旅游热销产品。“当时网师园设有版画廊,苏州还有专业的版画院,主要以水乡为主题。我的虽然不是版画,但是我将吴门书画的特色融入进去了,有一个老外一个人就买了几十套带回去。”
江野,曾师从亚明、王明明等名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苏州工艺美院毕业的他,曾精研老庄哲学,熟读画史画论,工儒释道三教人物,并常写花卉鱼虫、飞鸟走兽,潜心于山水开合。他认为,中国画讲究写意、开合、散点、心造,而当代的水乡画大多是写景写生法,与传统中国画并没有太大关系。作为一位回归传统的画者,江野总感到水乡画缺了不少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辨。
2009年,江野在山塘街上开设正社画馆;2018年,他参与创立正社文化研究院,多方收集民国时期苏州正社书画会的相关历史文献和成员作品。
入驻十五年来,山塘游人如织,河里游船如梭,一垛垛斑驳的粉墙,一块块石条石板,无不印在他的脑海深处。于是他把平时默记于心的山塘点滴,以国画笔法及山水理念开合勾写,创作了一些书签和摆台作品,很受游客欢迎。
此后,江野又印制了明信片、宫扇等。他将房、桥、船、树有机组合于扇面之中,尽量留出空白,随后把自己平时所作的山塘诗词录上,或是画好后根据画面内容来创作诗词,尽显情趣。
“以屋为峰似山写,山塘两岸黛檐翘。平临远视金门望,开合之间通贵桥。”在一张《通贵桥远望》的画片上,一首七绝颇有滋味。此外,定风波、折桂令、青玉案……多幅水墨画下,都配有作者江野自创的诗词,诗书画合璧,文气盎然。于诗词,江野坦言自己是“半路出家”,好比“六十打拳,牙牙学语”。
如今的他,不仅致力于挖掘和研究正社文化,还常常通过组织“正社雅集”,邀请当代书画家共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昆曲、儒学、园林、古琴、甲骨文等,从而追寻吴门画派的人文精神,提高书画家的人文修养。“走这样一条诗画之路,再苦也乐!”江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