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苏州援藏工作始终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大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组团式”援助,全力以赴为林周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陈佳钧作为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副组长,主要分管医疗卫生和住建等民生方面的工作。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张林周县建设用地现状图。
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副组长、拉萨市林周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佳钧介绍,以前县域范围是非常小的,大家的居住环境也比较拥挤,通过第六、第七批包括一直到现在第十批苏州援藏工作组,在不断地把县域规模再往东扩,也增加县里的产业和就业的内容。
县城框架确立,发展格局拉开。走在如今的林周县城,笔直的道路和错落有致的建筑一起勾勒着高原最美天际线。在最新的《林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将更加优化。
赶到另一个项目现场,陈佳钧介绍,这里就是现在林周在建的最大的一个建设项目,也是一个民生实事项目。县委县政府拨款将近3.5亿元建设了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从以前的六十几张床位现在扩建到150多张床位,预计整个项目在12月底能投入使用。
同时,项目内包含的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也将填补林周县在该领域的空白。硬件设施不断提升,苏州还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这里。从2007年开始,通过县市联动、“组团式”医疗援藏,至今已有17批医疗队进藏工作。医院也由过去的3个科室增加到29个。根据当地就诊情况,去年底,苏州选派出全省首位眼科专业医生组织开展白内障手术。
苏州市第十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林周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黄菁介绍,目前整个拉萨市县级医院具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条件的目前就是林周县人民医院,也非常激动,因为这个也是为了造福当地的老百姓,可以让他们在当地就可以完成治疗。
苏州医生填补了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在带去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还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指导,培养当地医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苏州市第十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林周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程家乐表示,今年派了专门的影像科医生过来给他们讲解一些CT方面的读片技巧,既服务了老百姓,又提高了这边医生的CT诊断水平。
同样,30年来,林周教育领域也飞速发展。由苏州援建的林周苏州小学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学”——西藏班录取率名列自治区前茅,林周县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都来自这所学校。两地间的教师定期培训、学校结对帮扶、人员互访交流等精准援助,对林周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拉萨市林周县苏州小学校长次仁扎西介绍,像校本课程怎么去开都可以到苏州去学习,看到人家把非遗传统的一些技艺带到地方课程里面,学校也同样可以搞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课程,也是通过这样的启发,在学校里面进行开设这样的兴趣课程,反响特别好。
目前,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正着手将苏州小学的经验进行复制,在其他乡镇打造更多“苏州小学”,让当地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工作组还为当地年轻人搭建“就业桥”,帮助他们走出高原、走进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工作。
陈佳钧透露,这次一共是两批学生,有四十几名学生到苏州去求职,苏州也专门设立了林周籍大学生的招聘专场。
在苏州高新区的一家电子企业,入职即将满一年的强巴扎西不仅有稳定可观的收入,还有满满的归属感。强巴扎西说,和同事、领导相处得也很好,企业会开展一些培训,领导也随时来关心有没有什么困难,他们会及时帮去解决,特别温暖。
30年薪火相传,苏州累计选派10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56人次,支援林周建设,形成了资金援藏、技术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等多层次、多渠道、综合式的援藏格局,在高原日新月异的发展上彰显了苏州智慧,在改善民生上贡献了苏州力量,在交流交往上做出了苏州示范,让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与江南水乡的茉莉花共吐芬芳。
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组长、拉萨市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肖军表示,真正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林周的改变做出了苏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