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反腐正剧何以能热播?
□苏报评论员 肖路
这只是表面现象,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还因为它直面了现实,击中了社会的痛点,表现了反腐的威力,迎合了人民的关切,这是网友直呼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原因所在。
近日,在湖南卫视首播的《人民的名义》刚开播,便以迅猛的速度“火”了,不仅打破了收视高点纪录,还赢得了铺天盖地的好评。一部具有严肃气质的反腐正剧何以能引得大家争相刷屏和追剧?被热捧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都值得去分析。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能“火”?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一长串戏骨的名单,这本身就是制作精良的保证。所以,坦白说,冲着这些主创,该剧就值得期待。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还因为它直面了现实,击中了社会的痛点,表现了反腐的威力,迎合了人民的关切,这是网友直呼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原因所在。
反腐尺度达到“副国级”,某部委处长贪污几个亿、钱筑成墙铺满床、副市长潜逃国外,如此等等,大胆的设定和表现的力度,都表明了创作的尺度可以堪称史上最大。所以,这部超级写实、非常劲爆的电视剧能够顺利通过审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反腐力度之猛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打虎拍蝇”纪实镜头下的精彩丝毫不输影视中的故事桥段。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的态势已经形成,党员干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但是仍然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除了继续完善和夯实制度的刚性,还需要依靠思想建设,补好精神之钙,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从央视热播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到湖南卫视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从专题片纪实到影视剧再创作,同样是解剖麻雀,表现的方式、表达的语言、播放的载体,都实现了再跨越。可以说,语言更活,内容展示的更全面、更细腻,受众范围更广,激起的社会共鸣更强。以人民的名义,这是反腐的动力。而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反腐,并自发掀起更大的舆论场,对风清气正向往和点赞的社会土壤的培育,反过来也会推动反腐的力度和进程。
在当前大背景下,《人民的名义》的“火”,不出意外,希望这些反腐剧的走热能触发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表达和传播方式方法有更多的创新尝试,也期待社会各界都能从中有所感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