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并非易事,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需要大批技师的助力。德国制造的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叫响,一方面是高科技人才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有一大批能将创新设计落实为高精尖产品的技师队伍。德国前总理赫尔佐克曾经说过:“为了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更多的技师。”
很多年前,本市一家手表厂的一位技师曾经出差去过瑞士手表厂,回国感叹地说,瑞士手表厂的厂房面积,规模远远不及自己所在的手表厂,而且本厂有很多设备都是从瑞士进口,但是生产出的手表和瑞士真有天壤之别。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技术工人的水平不行,就是把瑞士所有的手表零件拿过来,也很难做到瑞士手表的标准。
企业创新成果,更多就是靠技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升。笔者的一位老同学是山东潍坊一家柴油机厂的厂长,他说,他们厂生产的柴油机,质量毫不逊色日本产的同类产品,他们厂一年要生产十几万台柴油机,远销世界各国,主要就依靠技师通过与日本生产的柴油机进行比较,改进了日本柴油机的不足,提高了竞争能力。这是因为技师在创新的实践中,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其次就是降低成本,所造的柴油机在国际市场就占据了更大优势。
可以说,技师是企业中身怀绝技绝活的大师,他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技师来自基层,立足于一线,最了解企业的设备状况。
在技师带动下的技术工人,通过实践掌握更多转化创新科技的思路和方法。
当然,技师把创新科技转化创新成果的过程中,社会和企业要为技师营造支持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决不能在他们失败时,横加指责,冷嘲热讽。
企业创新,让更多技师带领有创新热情的技术工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遇到技术上的“症结”“瓶颈”时,就能及时与科研人员互动,齐心合力,如此就能够让创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实际需要,并能够收获更多的创新硕果。
□贾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