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开放日“侯亮平”们接地气才更给力
就此来说,这样的检察开放日,首先是一次检察官与公众近距离对话的契机。它打破了检察官“高、大、冷”的印象,消除了“只可远观”的神秘感,缩短了检察官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更多群众、网民看到了“开门反腐”的诚意和力度,提升了民众的反腐信心。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让检察官成了公众关注的群体。这部剧之所以热火朝天,除了因为所谓的“尺度”超出了公众习惯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公众面前,让一贯神秘的检察官和反腐行动接了地气。
延续这样的地气,近日,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向市民呈现了我们身边的检察官的日常工作状态。
一直以来,人们对反腐工作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茶余饭后的道听途说。相较于其他部门,纪检监察工作因其政策性、原则性和保密性,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点远。一些特定程序、步骤不能公开,更是让相关职能部门和公众有了距离感。
拉近距离,揭开检察官们身上的这层神秘面纱,在苏州检察开放日中,身边的“侯亮平”们向市民“剧透”了现实中惩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内容:钞票堆成了方块小山、装满百元大钞的保险箱、因清点赃款而烧坏的点钞机……正如《人民的名义》剧中展示的那样,现实生活里,阳光之下也有阴暗处,干部队伍中也不乏贪腐分子。苏州的“侯亮平”们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让公众真切感知了反腐艰苦,更为检察官们的付出与艰辛点赞。
就此来说,这样的检察开放日,首先是一次检察官与公众近距离对话的契机。它打破了检察官“高、大、冷”的印象,消除了“只可远观”的神秘感,缩短了检察官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更多群众、网民看到了“开门反腐”的诚意和力度,提升了民众的反腐信心。
更进一步说,这样的开放日后,检察官们的“朋友圈”会得以迅速扩大。通过开放零距离的“朋友圈”,反腐倡廉能集纳起更广泛的民意与共识,在提高民众反腐参与度的同时,让腐败分子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无处藏身,并将其绳之以法,这当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苏报评论员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