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打开方式 戏曲并不差“粉”
最近,苏州评话作品《夜走卞家潼》引起很多人关注,有些人看了一场演出不过瘾,又到别的地方再看一场。
在长篇评话《七侠五义》中,《夜走卞家潼》是很不起眼的一段,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这和新版评话的创新大有关系。原本单档的表演形式变成了双档表演,并且演员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节目内容,与观众的互动也更加灵活,使现场的观众身临其境。
很长时间以来,在戏曲传承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观众流失,尤其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少。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戏曲在当下的“打开方式”还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什么样的“打开方式”才能吸引人?法门之一就是“融入生活”。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戏曲代表着以往的生活方式,如今时代变化,有些生活方式和人们已不对接,可是有些元素还是能为人们所用。今年,“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在央视戏曲春节晚会上播出,在全国受到热捧。很多人争学该套广播体操,就是因为其契合了现代人渴望锻炼身体的乐趣,同时又能兼顾体验艺术的魅力。
因此,让人们爱上戏曲,创新不可少。“中国第一女老生”、著名的京剧演员王佩瑜,将京剧甚至搬到了《奇葩大会》,并且制作京剧“表情包”:“惊提”“怒沉”“喜展眉”等,而且在现场传授。这样的传播方式受到很多年轻人热捧:“想不到京剧这么美,这么好玩”。那一刻很多人由对京剧的一无所知而变为京剧的“粉丝”。
由此,还是借用王佩瑜的一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人,和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在戏曲传承中,多融入生活,多探索不同的载体,戏曲艺术不会缺“粉丝”。
□王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