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互联网+”,助力“两聚一高”
当前,无论是贯彻“两聚一高”,还是回答“创新四问”,苏州都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苏州作为重要的制造基地,这种感受尤为明显。我们面对的时代,几乎任何物理信息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再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技术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挖掘、分析、优化,用户只需要一台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所要查询的信息,从而让操控更准确。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终于第一次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说抓住了便是机遇,错过了就是挑战。
“互联网+”将重新定义各行各业。“互联网+”不仅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所在。多年来,我国经济转型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抓手。“互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互联网+”是一场破坏性的创新,过程不会轻松,甚至是痛苦的,但结果会是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互联网+”是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促进的结果,是市场化的产物,是“自发秩序”,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互联网+”是重塑、重构、再造一个产业的过程,不是改良,是颠覆,是一场产业革命。“互联网+”的过程必然会伴随着一些行业的衰落甚至消失,同时也会有一些新的行业产生。
“互联网+”经济的特征是开放、普惠、平等。会弱化空间距离的影响,削弱经济活动信息的不对称性,强化消费者的主导地位。
实际上,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对新技术的整合和应用,而未必都是创新的源头。我国高铁技术的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平台型的开放式创新是万众创新的必然匹配,核心技术主导产品的模式已经过时,创新的外部性愈加显现。从工具化时代内生的、封闭的自主创新到信息化时代的联盟式、合作式协同创新,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无边界、平台型开放式创新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规律。因此,要淡化以生产者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的制造文化情结,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给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心”的新的价值观。
对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深度变革,抓手就是“互联网+”。硬件已经平民化了,且制造技术已经全球化了,愈来愈多的产品其核心价值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服务。App 定义了产品,制造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都必须再定义,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必须基于互联网技术再造。“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由机器来运作的世界,我们的发展脚步必须跟上。
(作者王兆喜系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