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院校,面对众多企业对优秀蓝领人才的需求,应该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让更多毕业生成为技能出众和精益求精的“时代工匠”。
劳模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发挥好劳模的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正在搭建新平台。近日,9名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走进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劳模工作室”,为在校学生的成长提供最直接的经验指导。
职业教育的长处,就在于培养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多年来,不少职业院校在“双师型”师资建设上眼睛向外,主动牵手企业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请来劳模传授技能与经验,更能让学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为今后适应企业就业打好良好基础。
“师傅带徒弟”,这是以前企业里传承技能的传统,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可忽视。前几天,上海的媒体就在讨论如何发挥老师傅的作用,让“上牌品牌”重新焕发光彩。当然,这说到底,还是要创新机制,构建崭新平台,为那些造诣深厚的技能人才,有一个手把手教学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招值得推广,这对推动校企合作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
事实上,劳模进职校对教师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上,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的吴舟洲老师夺得全国个人全能一等奖,实属不易。这位“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经验就很能说明问题。她在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学习到了企业优秀技能人才的长处,凭着长期的积累与分享,让学生深知作为一名优秀技术人才,需要激发乐于钻研技术的“匠心”。只有如此,才能在岗位上迸发活力,创造不凡的业绩。
应该说,劳模走进职业院校,有着很好的拓展空间。目前,苏州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需要不断突破的课题。这当中,如何用好包括劳模在内社会技能人才资源,就是一项值得开掘的内容。作为职业院校,面对众多企业对优秀蓝领人才的需求,应该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让更多毕业生成为技能出众和精益求精的“时代工匠”。
□马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