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App 助民宿业走好“最先一公里”
到了今天,靠政策优惠和要素价格比拼、集聚发展资源的传统办法已经越来越不灵。一个地方能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更看重的是能不能以强有力的改革与创新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制度环境。
近年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正受到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捧,近悦远来,带火了苏州广大乡村的“农家乐”民宿业。譬如,吴中区仅旺山村一个地方,目前就有“农家乐”33家,其中旅店式“农家乐”20家,共有房间100余间,床位250余个,业主20名,从业人员40余人。“农家乐”以村民自建房或改建房居多,从业人员多为家庭剩余劳动力,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好帮手。
不过,土生土长的草根“农家乐”民宿,业态新、分布散、数量大,缺乏行业统一的管理标准与规范,这样的“农家乐”民宿业会不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变成藏污纳垢之地,变成治安管理的盲区?这不仅是有关管理部门所关心和担忧的,也是守法经营者们所不愿意见到的。
如何让这个新兴行业在崛起之初,走好“最先一公里”?吴中区警方及时开发、研制了“农家乐”管理App,并通过软件应用,对“农家乐”形成虚拟管控。民警通过后台管理可实现对“农家乐”人员入住情况的远程监控,对App上传的人员信息与派出所后台数据库中的重点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只要前台人员对住客身份证件进行扫描,图片上的个人信息会自动转换成文字,记录于对应数据项,如果房间多人入住,可添加多人扫描。客人退房时,获取登记人员的手机验证码后,上传提交,离开时间将自动生成。此举一方面消除了原本极有可能会出现的治安盲区或死角,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亡羊补牢现象。
上升到区域层面来看,走好这样的“最先一公里”,恰恰是当下区域之间竞争中最需要下好的“先手棋”。因为,过去,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要素价格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能否成为“政策洼地”“成本洼地”。而到了今天,靠政策优惠和要素价格比拼、集聚发展资源的传统办法已经越来越不灵。一个地方能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更看重的是能不能以强有力的改革与创新强化制度供给、优化制度环境。硬要用旧制度、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肯定吃力不讨好,新兴的民宿业是如此,其他的新业态应当也是如此。
□苏报评论员吴湘人